師:同學們,這是一個反問句,反問句的好處就是——
生:使句子表達的情感更強烈。
師:那你們能問得更有力度嗎?(生齊讀)
師:同學們,所有成功的人,都是靠著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就會滴穿那一塊塊頑石。所以我們要銘記:(出示並齊讀)
“滴水穿石”給予我們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師:這就是“滴水穿石”給予作者的啟示,也是給予我們的啟示。
【點評】對於高年級的學生來說,語文的學習不能隻停留在課堂上,還要注重課外的學習,即嚐試著自己去搜集資料,以此深入課堂學習。由水滴到名人,由名人到身邊的人,由身邊的人到自己,由此及彼,層層推進,讓學生把啟示浸入心底。
四、 前後聯係,明了寫法
師:文章學到這裏應該結束,而作者為什麼在第4自然段又寫了雨水呢?請你們自由讀一讀這一自然段,想一想是不是顯得多餘,談談看法。
生:列舉雨水,因為沒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而失敗的事例進行論證,我們稱為反麵論證(板書:反麵論證)。
生:列舉三位名人,因為具有“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而成功的事例進行論證的方法,我們稱為正麵論證(板書:正麵論證)。
師:現在一起來回顧一下作者是怎麼寫的:作者先寫了滴水穿石的現象,然後根據這一現象提出自己觀點,接著再從正反兩個方麵舉例證明了自己的觀點,最後得出發人深思的啟示。像這樣說明事理的方法呈述清晰,顯得有理有據,我們現在就把這種寫作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板書:提出觀點 舉例說明 得出結論)
【點評】循文悟法,悟寫作之道。教學中教師在學完全文後直奔寫法精要:依據高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把握了文本的特點,將《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定位為說明事理性文章進行教學,將有關寫法的感悟滲透到教學過程之中。
五、 讀寫結合,升華情感
師: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之後,你一定還會從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中得到啟示,請你以《XXX的啟示》為題,列一篇說理文的提綱。(生自由練筆然後交流)
生:我準備寫《梅花給予我的啟示》,梅花在風雪中傲放,充滿豪情,任憑風雪的吹打,所以,梅花給予我的啟示是:我們要勇於麵對困難。我準備用兩個事例來論證,一個是王冕學畫荷花的故事,一個是清潔工人掃馬路的事例。
師:我好期待你的佳作,相信你一定能寫出很優秀的說理文。
【點評】這一環節,給學生提供了一個生動活潑的語言實踐的情境,促使學生對啟示認識的升華。更是讓學生習得說理文的寫作方法。
六、 布置作業
師:我們這節課就上到這兒,下節課根據你列好的提綱練寫一篇習作。
【點評】設置習作練習,旨在引導學生在書寫讀後感或其他啟示中,再次走進作者的內心,進一步隨同作者去體味水滴的啟示,從而豐富學生的內涵。
【總評】本節課非常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習得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例如,課前要求學生搜集資料,課堂引導學生學習說理文的習作方法,抓住關鍵詞語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等等。我們的教學不僅要著眼當下,更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要有利於終身學習的需要。所以,教學中在注重知識習得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方法的掌握,隻有學會學習的學生,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小學高年級,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感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應是教學的一個重點。《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是一篇說理文,作者先提出觀點,然後舉例論證,最後得出結論。這種寫作方法理應讓學生習得。劉老師這節課上是這樣做的: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之後,你一定還會從大自然中的一些事物中得到啟示,請你以《XXX的啟示》為題,列一篇說理文的提綱。下一節課根據你列好的提練寫作一篇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