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正如你們所說,說明性文章不必對人物的行為舉止進行細致刻畫,不必對人物的心理、語言進行具體描繪,隻要敘事簡明準確,鮮明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就可以了,這就是說明文在舉例說明時的特點。
【點評】通常情況下,語言文字的表達有兩種形態:一種是用簡潔凝練的語言來概括事情的過程,這樣的表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一種是用具體細膩的語言來描寫事情的經過,這樣的表達具有鮮明的形象性。教者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夠巧妙地運用學生已經學習過的《李時珍夜宿古寺》這篇敘事性課文,來讓學生比較兩篇課文對李時珍的描寫有什麼不同。這一比較,學生一下子就能夠真切地感受到,高度的概括性是說明性文章在列舉事例時的表達特點。
師:現在,我們已經了解了說明文列舉事例時要簡明準確這一特點,如果讓你再來寫一個事例,一定也不難。請同學們翻到第5課《裝滿昆蟲的衣袋》,回憶一下法布爾的故事,然後根據說明性文章的表達特點把它改寫成一個事例,添加到《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中去。(學生在練習紙上完成後,指名交流)
生: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特別愛觀察昆蟲。有一次,父母發現法布爾不見了,很著急,最後在田野裏找到了他。原來他在田野裏聽到了紡織娘的叫聲,很想看個究竟,就全神貫注在野外尋找了三天。還有一次,他在放鴨子的時候,為了撿貝殼和彩色石子,很晚才回家,父母都責罵他,說他是小傻瓜,捉小蟲子會中毒,可是還是無法阻止他對昆蟲的迷戀,經過很多年,最終寫成了《昆蟲記》。
師:你的介紹很有趣,但是說明文對故事的介紹要求的是簡明準確,不需要過於具體詳細,你願意再試著說得更簡練一些嗎?
生: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特別愛觀察昆蟲,有一次,花了三天的時間在田野裏找到了會唱歌的紡織娘,即使被父母責罵,可還是無法阻止他對昆蟲的癡迷,最終寫成了《昆蟲記》。
師:這一次,你對課文中介紹的兩個故事做了非常精煉的概括,真棒!還有誰願意來讀一讀?
生:法國傑出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各種小蟲子非常著迷,他觀遊魚、捉甲蟲、逮紡織娘……經過幾十年的仔細觀察和研究,終於寫成了著名的《昆蟲記》。
師:“觀遊魚、捉甲蟲、逮紡織娘”,這三個短語用得好,言簡意賅,讓聽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
【點評】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教者高明之處還在於能夠再一次運用學生已經學習過的《裝滿昆蟲的衣袋》這篇敘事性文章,讓學生把它改寫成一個事例,添加到《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中去。這樣的練筆設計,自然巧妙,落雪無痕,讓學生在實踐中對說明性文章的敘事特點有了更加深切的理解和感悟。而這樣的練筆,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讀寫結合。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滴水穿石的啟示》這篇課文,一起去欣賞了太極洞內“滴水穿石”的奇觀,了解了課文中舉的事例,也感知了說明文列舉事例的特點,更被文中小水滴那目標專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所感動,讓我們再次讀一讀“滴水穿石”的啟示——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總評】聽完周丹老師執教的《滴水穿石的啟示》這一課,我最強烈的感受就是,周老師具有很強的課程意識和生本意識,她用她的那雙語文的慧眼發掘了文本中的語文元素,並能夠巧妙地運用這些語文元素,為學生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習文,練就一雙語文的慧眼。周老師的這堂課,帶給我們如下一些思考。
第一,要練就學生的一雙語文的慧眼,就得立足學生的實際,最大限度地調動兒童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
第二,要練就學生的一雙語文的慧眼,就得關注語文的本體,最大限度地發揮文本的例子作用,讓學生能夠透過文本這個獨特的語言現象,發現和感悟語言文字的表達秘妙,獲得語言文字的運用智慧。
第三,要練就學生的一雙語文的慧眼,就得注重課堂的細節,及時地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點點滴滴的細節,合理利用好這些細節,耐心地啟發引導學生學語習文,因為教學是一種需要在細節上耐心又耐心的過程。
第四,要練就學生的一雙語文的慧眼,還得重視學習方法的習得,讓學生通過課文的學習,能夠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策略和方法,為學生的持續發展打基礎。
(周丹,南京市建鄴區優秀青年教師,南京市中華中學附屬小學語文教研組長;潘文彬,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特級教師,南京市中華中學附屬小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