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語言 豐實思維
寫作教學
作者:楊槿
新接的這個五年級學生習作基礎薄弱,對於當堂寫作,他們也有不同的應對策略:有的是“搬運工”,提前做好應對,將作文選上的相似作文提前讀熟;有的是“速記員”,幹脆坐等,老師說一句他立刻記一句;有的是“磨洋工”,一直磨到你不得不放他回家。
一、 “老師和你們一起寫!”
仿寫是練習寫作的主要方法。我降低難度,從仿寫入手,在課文中尋找訓練點,當堂練習仿寫,請三個習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在黑板上寫,其他學生在練筆本上寫,而我則用小黑板寫2-3篇下水文。聽說老師和他們一起寫,而且當堂展示,同學們的興趣被激發了出來。寫完後,大家一起交流,評價黑板上的小練筆。
在學習《厄運打不垮的信念》一課時,我以“20多年的心血轉眼之間化為烏有,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致命的打擊,更何況此時的談遷已經是體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飯不思,夜難安寢,隻有兩行熱淚在不停流淌。”作為仿寫心理活動的訓練點,將“思《國榷》,想艱辛”寫具體,師生一同寫作。不一會兒,黑板上出現了這樣的片段:
[師範文1]談遷想:“為了《國榷》,我熬白了頭發,熬花了雙眼,熬駝了脊梁;為了《國榷》,我滿腹經綸,家中卻常常無米下鍋;為了《國榷》,我……”(評點:排比句有氣勢,省略號留下思索空間。還可寫談遷“悲痛欲絕地想”。)
[師範文2]談遷凝視著空蕩蕩的桌麵,想:“《國榷》啊,你就是我養育了二十多年的孩子,你現在在哪裏啊?為了寫成你,別人的挖苦、嘲笑我都不在乎;家徒四壁,我也從沒放在心上;為了抄一點資料,心甘情願走一百多裏路。你怎麼能離我而去?怎麼能忍心讓我的一片心血化為烏有?”(評點:可以把《國榷》想象成人來寫。)
生1:體弱多病的談遷呆呆地坐在桌前,雙眼無神,“蒼天啊!你為什麼要這樣跟我過不去,我這唯一的心願為什麼還不能實現呢?”(評點:發自內心深處的呐喊。)
生2:兩行熱淚在談遷消瘦的麵頰上流淌,他肝腸寸斷、痛不欲生,真想一頭撞死算了。(評點:靈活使用文中語句,成語運用恰當,並合理聯想。)
生3:兩鬢斑白的談遷捏緊拳頭,咬牙切齒地想:“可惡的小偷,如果我抓住你,一定讓你碎屍萬段!”(評點:想象有合理性,如扣住“致命的打擊”來寫就更能反映談遷所承受的厄運。)
這樣,每次練習,同學們至少能讀到4-5個例子,並且通過評點,發現例句的成敗之處,使學生覺得自己動手寫原來也有法可依、有樣可鑒,大大激發了寫作的興趣,豐富了語言積累。
二、 “如何看待好人與壞人”
課堂教學中的動態生成既是引導學生思考的契機、進行情感體驗的載體,也是極佳的寫作素材。語文課上,大家齊讀:“新寫的《國榷》共104卷,428萬4千字,內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實、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汪汪!汪汪!”幾聲“狗”叫緊隨其後,我一回頭,又是小A,這個學生自控力差,課堂上常常出現有意無意的破壞性行為。
我假裝沒聽見,準備下課再找他。我繼續說:“同學們……”“汪汪!汪汪!”這時,我強壓怒火,問他:“小A,你是想當好人還是壞人?”
“好人、壞人都是人。”小A理直氣壯地回答。我急中生智,“同學們,好人、壞人都是人,沒什麼不同,你同意嗎?請用幾句話寫出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