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花三得

文明天涯

作者:談文論武

(一)不可強求一致

有人見我隻養草木不養花,便譏諷我謂“土語”。

這“土語”是成都的時興語,被一些崇洋的青年引進,從此“土語”滿天飛。它取代了“土老包子”、“二哥”等過時的譏諷詞語。他們還發表高論曰:種草養花就是為了開花好看,你盡種些龍柏、文竹、鳳尾竹等不食齋的東西,真可謂是“土語”。

“土”倒沒什麼,萬物都離不開土嗎,“土”一點有什麼不好?隻怕是洋過了頭的人會不知所措。不是嗎?說這些話的人未免管得太寬,竟幹涉起別人的內政。

俗話說:一樣米吃百樣人,十個手指伸出來還有長短。生活總是青菜蘿卜各有所好,不必強求整齊劃一。如果天下人真的整齊劃一了反倒是件可怕的事。試想:要吃飯大家同吃一碗;要穿衣大家同穿一件;要睡覺大家同睡一床;要戀愛大家同找一個姑娘,這像話嗎?

進一步想想,說這些話的人未免流於淺薄,按照他們的公式──別人養花,你不能種草;別人養鳥,你不能喂貓;別人向東,你不能向西,隻有做到人雲亦雲方算安份守紀,如果越雷池一步便是犯規。

可我有自己的宇宙形成論:花,盡管好看,但曇花一現之後還有什麼呢?萬事到了極點都會走向它的反麵,這是恒定的規律,古人雲:“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細想起來,辛辛苦苦,日盼夜望,好不容易才盼來一年中的那麼幾天花開。興奮嗎?興奮!好看嗎?好看!但畢竟過於短暫,花謝之後便有得不償失的感覺。

而草木卻常綠常青,它雖不能紅極一時,但看到它的綠就有生機勃勃的感覺,特別是在萬物凋零的冬季更顯其“英雄本色”。

綠與花相比盡管很一般,但好花還須綠葉配。可見綠是平凡中的偉大。它就像廣大勞動人民一樣永遠是生活的基調。綠又是和平的象征,軍服選擇綠色就體現出用戰爭消滅戰爭,達到和平的目的。所以我喜歡綠,特別是常青不敗的綠。

從養植角度看,草木不需要什麼手腳,水肥多一點少一點它都無怨言。而花,特別是名貴的花則不然,它嬌生慣養、弱不禁風,多了撐著了,少了餓壞了,搞得你不知所措,終日誠惶誠恐。

不難看出,草木需要的少,給予人的卻多;花卉需要的多,給予人的卻少。相比之下,我當然喜歡養草木而不養花了。

我說這些,並非存心反對養花者,隻是談談個人的看法,養花者大可不必在意,盡管放心大膽地去養,我絕不會幹涉別人的內政,更不會強求一致。因為如果都養草木沒人養花,生活就會顯得單調。我還是讚同百花齊放,讓生活多姿多彩;讓每個人得到充分的發展。

(二)真假之花

我想買幾盆花,可是到市場找了許多地方就是找不到賣花的。無奈,隻好問人。得到的回答是:“要買花百貨公司多的是。”

我心中明白,他們指的是假花。看來再問也無濟於事,隻好作罷。我邊走邊想:現在做假花的工藝越來越科學,大有假花壓倒真花之勢。當今家中插的,居室掛的都是假花。我實在擔憂……

假花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它不需要陽光、雨露,也不需要澆灌、施肥,更不會短期內凋謝。因此隻要買上幾枝插在室內,雖沒有真花的香味,但觀賞起來卻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由於假花有這許多優勢,它那個“假”字也就不被人們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