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大學生從事專利發明這一科技創新的現狀與發展
文化論壇
作者:鄭晨清 牟莎莎 彭凱軒 趙佳男 謝侃娜
摘 要:專利主要是指對發明、實用新型及新式樣(又稱“外觀設計”)此三者經發明並通過審查後所授予的一種權利。本文以浙江省為例,對大學生專利發明狀況進行實證分析,深入探究大學生專利發明現狀及預測其發展趨勢。找出高校在專利發明方麵的優勢和不足,提出改進大學生知識產權保護體係的建議。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發揮大學生創新體係的支撐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專利;發明;社會影響
[中圖分類號]:G3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1
一、背景
由於高校各類研究項目將專利作為驗收指標的引導,近年來高校專利發明量和授權量呈快速增長態勢,但高校科研成果向產業的轉移效率並不高。而高校作為擁有社會最強研發資源與學術資源的組織,本應是在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數量大而質量普遍不高,應用不廣泛,目的性不強等問題始終存在,研發活動沒有真正做到與市場應用的緊密結合,導致大學生專利質量的下降和專利成果應用的不力[1]。現今大學生專利發明問題已經成為一個社會熱點,引發越來越多的人為此深思。
二、大學生專利發明的現狀
(一)社會對於大學生的發明專利有一定認可度
對於大學生發明專利的認識,社會中大多數民眾是比較客觀、到位的。現在高校大學生懂得通過專利發明等來提高自身的能力,讓社會對於大學生的未來發展有了更高的期望。
(二)大學生專利發明仍存在許多不足
大學生專利缺乏實用性,仍然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這一事實要求熱愛創新、熱愛發明的高校大學生們引起重視,今後在自己的新作品中更加注重實用性,增添更多相關的因素。
(三)大學生自身越來越重視專利發明
大多數人都認同當學業和進行專利發明衝突時,選擇相互協調,而不會一味地為了學業而放棄專利發明等科技創新。不難發現,現在的社會越來越認同當今大學生應該多發展專利發明等科技創新來充實自己,全麵提升自身的綜合實力。
三、大學生專利發展前景存在的困難
(一)知識匱乏,沒有相應指導
這是大學生在發明專利中存在最嚴重的問題,與大學生的專業知識還不夠完善、紮實有直接的關係。大學生不願參加專利發明的最主要因素是沒有相關的組織提供實用及專業的指導與幫助。
(二)含金量低,脫離社會
政府監管空白,以盈利為目的的專利代理相關機構的不斷湧現。大學生過分功利化看待專利發明,導致專利質量不高,應用不廣泛,目的性不強等問題始終存在,研發活動沒有真正做到與市場應用的緊密結合[2]。轉化和實施率較低,轉化後能產生經濟效益的少之又少。
(三)資金不足
大學生本身沒有經濟來源,專利發明資金籌集困難。且高校缺少大學生創新基金類的專項基金項目,專利發明過程中的基本費用不能得到資助,導致沒有良好的經濟保障。
(四)缺乏良好氛圍,專利興趣冷淡
當今有關部門和媒體對於專利發明方麵的報道與宣傳還不夠廣泛。沒有穩定知識來源,較大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創新與專利離他們太遙遠,沒有正確的態度,從而導致興趣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