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的一個問題是,一篇優秀的作文,必然有著優秀的語言,它要是生動的、形象的、流暢的,給人一種美感。所以,老師們必須要求學生從錘煉字、詞、句開始,認真推敲自己的字詞,斟酌遣詞造句,使自己的作文語言華麗。作品的語言是為內容服務的,考生決不能因為語言形式的醜陋,讓閱卷老師產生輕視內容,不忍卒讀的想法。
所以說:俗話,白話,是不被欣賞的。因此,我們要運用手中的材料裝點門麵,我們可以引用名言名句顯露自己不凡的文筆。比如,“沒有比楓橋更波瀾的心情,搖蕩清秋的月亮;沒有比李白更易醉的豪腸,秀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我們可以用經典語言打造文章中的亮點。比如,“再長的路,一步步地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邁開雙腳也無法到達”,“愉快的性格,是成功的靈魂。”“眼睛為你下著雨,心卻為你撐著傘。”“世界是公平的,隻有垃圾才會進垃圾桶。”
如此一來,文中有了優美的語句,閱卷老師定會為你的優美文筆所震撼,你的作文成績也會提升一個檔次。
三、用堅韌的品格掩飾思想的蒼白。
現在的學生沒有經受過什麼大的磨難,社會閱曆比較淺薄,寫作中動不動就是“我是差生,平時不怎麼聽話”,“我學習成績不好,經常受老師批評”,“我意誌力不堅強,自我控製力差”等灰色的語句,這些消極的信息會給閱卷者帶來負麵的認識: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二流子,他的作文不值得認真研讀。請大家想想,連讀都不願讀的文章,怎麼可能獲得高分呢?
所以說:劣行是不值得同情的。
因此我們要換種思維,不管生活中的我們是什麼樣的學生,在寫作中我們都要表現出自己不平凡的一麵。內容上可以寫我們如何能夠吃苦耐勞,如何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拚搏努力,雙手的繭子象征著我們的堅強,堅挺的脊梁象征著我們不屈的品質。即使生活中風雨可以把大樹壓彎,我們也是微笑著麵對,“痛並快樂著;疲憊卻幸福著。”這樣,閱卷老師一定會被你的陽光、堅強、樂觀的生活態度感染,想不給你高分他自己都感覺過意不去。
除以上幾點之外,針對字數不夠的硬傷,我們可以用反複的修辭來彌補;針對內容空虛的軟傷,我們可以用細節描寫來傳情;針對思路不清晰的缺陷,我們可以用適時的扣題、照應來補救。
縱觀曆年高考高分作文成功之處,我們不難發現,它們無不顯示出其獨特的個性,或思想深厚,或語言精美,或充滿人性之美。如果我們用整潔的卷麵、經典的語句、堅韌的品格來用心完成一篇作文,那麼,我們打動閱卷老師,獲得作文的高分,進而奪取高考的勝利也就不是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