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藝術探析
教育論叢
作者:楊敏
摘 要:現代信息技術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科學探究精神,多媒體廣泛運用在生物教學中並且與生物教學實施優化整合,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新視點,是一種全新的教學發展模式。隨著教育教學發展的國際化標準和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注重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藝術性,強化小組合作學習,營造研究探討性課堂教學環境,強化素質教育發展理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中的課堂教學結構,在生物課程教學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時空界限,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課的興趣、效率和主動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藝術性;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1
一、發揮多媒體技術優勢構建教學情境
在教學中,要使每種媒體發揮出它的特長、優勢,要想做到選擇出最佳媒體或幾種媒體最優組合,必須適時適度的選擇優化,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科學構建最佳生物課堂教學情境,以確保多媒體信息化教學產生良好效果。傳統教育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以知識的傳授為中心,在這樣的教學理念支持下的教學模式,培養出的學生循規蹈矩尊崇權威,傳統教學是以教材和課堂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一直偏重於傳授學科中固有的知識,而對這些知識是如何創造出來的,以及如何創造性地運用這些知識是以教材和課堂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有了適宜的教學情境,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極大程度的提高。生物教學離不開對科學實驗的模擬,是以實證研究探索為基礎的一門重要學科,信息技術可以幫助教師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並運用於教學實踐中,結合自身體驗,提出獨到的見解,能夠發現和運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關注學生反映及時調控課堂教學結構
在近幾年的研究中教育學家提出了很多關於小組合作學習的用途及方法,在教學中我國各地中學老師們也獲得了很多具有實踐意義的收獲。在有效的班級管理中提高教學藝術性,是學生獨立自主參與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所以大家很重視研究和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而建立學習小組是班級管理中構建高效課堂,實施有效管理的重要舉措。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都是觀賞和評價老師精彩的表演,而忽略真正的主體——學生。小組合作方法能突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及管理過程中都學生在表演,老師隻是導演。真正參與學習及其他各項活動的是學生。這也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及參與度。在活動過程中,當學生各做各的時候,想放鬆很容易放鬆,因為他隻為自己做;當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時候,起初處於不好意思幾乎不會後退,即便不會挺身而出,而一天又一天的小組訓練,一次又一次的團體榮譽,讓每位學生都有責任心去完成任務。培養學生的監督意識和競爭意識。為了獲得小組的榮譽,在小組內部學生互相監督,尤其學習不積極、行為不太規範的同學被大家監督,也受到大家的幫助,以便提高整體素質。在組與組之間學生相互競爭,努力提高各組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小組合作活動中學生有了較高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有了較強的責任感和競爭意識,也有了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相互支持意識,從而也有了較為和諧、融洽的學生環境,等等一係列的好使得學生大大提高了綜合素質、綜合能力。小組合作是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教學組織手段。在一年多的實施過程中有個很多的收獲,也將會不斷地完善組織方式並提高效率。合作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學生或群體,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動上配合的過程。小組合作不僅適合於中小學生的學習環境,也適合於人類社會生活環境。所以現在我們的小組合作又為將來的社會培養出優秀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