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需要文過飾非
教育論叢
作者:楊流雲
摘 要:作文在高考語文試題中占了六十分,可謂重要之至。寫好一篇作文就意味著語文考得不錯,也就影響著最終高考的結果。那麼,如何寫好一篇高考作文,在平時的寫作訓練中又該如何引導學生寫出優秀的文章呢?本文中筆者將就此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作文;文過飾非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1
“文過飾非”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意思是“掩飾自己的過失錯誤”。我把它用在寫作中,可能有些人會認為有點褒貶失位。但是,如果我們認真分析、討論就會發現,我的這種用法也是合理的。因為作文是把作者思想的亮點,作者內在的美麗以文字的形式展示給閱卷老師的,所以,用一些寫作技巧來掩飾自己寫作中的缺點,以期達到獲得閱卷者好評的目的,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嗎?
我在長期的作文教學當中發現,高考作文題一般就兩種:一是“閱讀下麵材料,根據要求作文”,二是“閱讀下麵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根據要求作文”中的“作文”是動詞,應該解釋為“做文章”,而“做文章”在慣用語中的意思,是指為達到某種目的而在某些問題上借助手段橫生枝節。這樣,我們就可以把“根據要求作文”理解成為得到作文高分的目的,而用寫作手段掩飾自己作文的缺陷。
具體來講,可以從以下三點做起:
一、用整潔的卷麵掩飾字跡的醜陋。
因為學生課業負擔重,無暇顧及字體,從而導致字跡齷齪醜陋,形同嫫母。閱卷老師一見就會心生厭煩,他們雖然不會像古代主考官那樣棄之不顧,但也是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連字句行款都有問題的考生,能會寫出什麼好文章來呢?由於給閱卷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不好,即使寫出的文章內容很優秀,格式很規範,他們也不願細讀,不忍卒讀,更不願研讀,下筆誤判,也就怪不得了。
所以我們必須牢記“醜陋是打不贏官司的”。正所謂“三分長相七分打扮”,我們要在卷麵上下苦功夫,就要做到書寫美觀。字體規範,卷麵整潔,標點正確。說著容易做著難,練字非一日之功。當然我們強調的文章外部形體魅力,並不是要求考生像書法比賽那樣“天地適中,珠圓玉潤”,而是要做到規範,整潔,美觀就行了。
因此,我在平時教學中經常要求學生無論什麼學科的作業,書寫時必須認真、規範,寫的是“字”。具體來講,學生需要需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字不出格原則;二是橫平豎直原則;三是大小勻稱原則;四是標點規範原則。這樣長期的訓練下來,學生即使寫不出很優秀的字體,但整體卷麵卻整潔美觀,看著讓人賞心悅目。如此一來,學生的作文就成為了“經過美容的穿著嫁衣的新娘”,能不引起閱卷老師的關注嗎?能不獲得高分,從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嗎?
二、用經典的語句掩飾用詞的乏力。
雖然我們提倡素質教育已經有好多年頭,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各地存在的不良考試競爭,潛在的教學評比還是存在的。如此一來,無形中就讓老師產生一種升學壓力、評比壓力,而這種壓力又會通過教學中的各種方式轉嫁給了學生。那麼,學業的繁重和升學的壓力導致學生很少有時間去閱讀經典的文學作品,學生的文學素養就不會很高,寫起文章來,詞語如同白開水,沒滋沒味。加之近幾年受網絡文化的負麵影響,不少考生濫用網絡詞語,語言矯揉造作,還有考生為求與眾不同,采用文白夾雜的格式,晦澀難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