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1 / 2)

高校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教育論叢

作者:熊琨

摘 要:伴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等院校由傳統的專業教育逐漸轉變為綜合性的素質教育。在新形勢下,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教育必須與社會接軌,實行素質教育。發展音樂教育,對大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利於高校為社會培養複合型人才。筆者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發現我國的高校音樂教育存在很多問題,根據這些問題,文章探討了一些解決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音樂教育;問題與對策

作者簡介:熊琨(1979.3-),女,漢族,江西豐城,廣西大學藝術學院,講師,聲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聲樂演唱與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1

音樂教育在本質上屬於藝術教育的範疇,音樂教育具有一種獨特的藝術美,在教育機製的建設中,音樂還具有審美教育的職能。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來講,音樂教育的基本性質就是審美性,審美教育是通過音樂進行的。開展音樂教育,就是通過音樂的形式進行審美教育,達到育人的目的。真正的音樂一定是一種最能夠貼近生命本質的聲音。音樂能夠感染人,是音樂裏充滿了對生命的執著和真誠。音樂與人生密切相關,音樂體現人的生命意識,是人的本質的反映。音樂可以充分地展現人的心態,塑造人的品質和性格。音樂教育有助於全麵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所以,提高音樂教育的質量,對於高等教育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在高等院校發展音樂教育的重大現實意義

1、發展音樂教育,有利於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優秀的音樂可以使人身心愉悅,音樂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音樂教育裏具有審美教育的成分。音樂涉及了很多方麵的內容,其中包括政治、科學、倫理、愛情等。學習音樂,可以幫助大學生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升華思想內涵。但是在音樂教育的實施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用普通的教學方法普及音樂基本知識,這樣,把傳統的教學方法和個性的教學方法結合起來,整體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

2、發展音樂教育,可以陶冶大學生的情操

學習音樂,不單單是學習音樂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教導學生通過學習音樂,來培養自己的辯證思維能力,用音樂去感受世界的豐富多彩,用靈活的方法來認識問題,解決生活中的各種矛盾。音樂的內涵並不是簡單的幾個音符,它融合了藝術家的情感因素,讓人們感受到音樂帶來的無窮魅力。用音樂來激發大學生的創造能力和思維能力,大學生在傾聽音樂的過程中慢慢感悟人生中的哲理。優秀的音樂給人以美的感受,陶冶大學生的情操,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3、開展音樂教育,可以激發大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隨著我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對當代大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備基本的實踐能力以外,還必須具有創新精神。高校音樂的審美功能在這方麵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不管是不是音樂專業的學生,都應該重視對音樂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音樂,提高自己的基本素質和創造能力。

二、對高校音樂教育現狀問題的分析

1、對高校的音樂教育沒有引起思想上的重視

在素質教育的推廣普及中,音樂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藝術教育的一部分,音樂教育具有非常高的審美價值,在素質教育的實施中具有任何學科無法替代的作用。發展高校音樂教育,促進當代大學生的全麵平衡發展。在我國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受到傳統觀念的束縛,對高校中發展音樂教育的認識比較膚淺,忽略了對大學生的美育情感的培養。在高校分管人文教育的領導,對音樂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對音樂教育存在著片麵性的認識,使得音樂教學成為一種形式,這樣大學生就不能真正領悟音樂教育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