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在中提琴的初級啟蒙課程的學習階段中,老師的引導起著重要作用。老師的自身素養、教學理念、創新能力、專業技能等方麵的因素會在無形之中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特殊的教學環境,因此,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個人涵養以及知識技能。筆者認為教師在授課過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演奏效果。
(1)多多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在學生剛剛開始接觸中提琴的時候,他們的好奇心會讓他們產生興趣和學習的欲望。可是隨著初級啟蒙教學內容的不斷加深以及要求的不斷加大,學生的熱情和興趣有可能會在重複單調的練習中逐漸降低。因此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並加強和學生們的溝通與交流,這樣一方麵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並且可以根據交流所獲得的信息對於課程內容和形式做出適當的調整,以增加他們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麵可以通過詢問學生意見以及對於課程調整的建議,來酌情適當的采納,以增加課程的創新性。
(2)掌握學生的心理學以及生理學
在教師授課的時候除了教學經驗以外,也離不開理論的指導。比如學生的年齡階段不同,他們的心理生理特征也有一定的區別。醫學角度來看,學生在六到七歲的年齡段最學習中提琴的最佳年齡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學習效率最高,接受能力最強。因此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年齡段區別,酌情的修改教學方案,以適應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學習。
(3)注重教師本身的職業素養
教師也需要對於自身嚴格要求,樹立正確理念,不斷的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這是因為老師的自身素養、教學理念、創新能力、專業技能等方麵的因素會在無形之中為學生營造出一個特殊的教學環境,並且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就會將教師當做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另外教師對於他們授課的專業也需要有濃厚的興趣,這樣他們可以投入更大的激情來教授學生知識。也要熱愛自己的學生,在教師溝通和傳遞知識的過程中,要用真誠和熱情來感染學生,喚起學生的學習激情,以促進教學的開展。
(4)注重教學的內容以及形式
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一門課程教學效果的高低,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就是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了。適合的教學形式、引人入勝的教學內容無疑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潛移默化的增加他們的學習效果。另外不良的學習和演奏習慣在很大的程度上會製約學生將來在這方麵的進步與發展,所以需要注意初級啟蒙階段的學生的學習習慣,及時糾正不正確的演奏姿勢,學習習慣等。此外教師可以通過講述中提琴家的事跡,讓學生互動學習交流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
3、結束語
通過中提琴的學習,學生自身的智力得到開發,潛力得到挖掘,情操得以熏陶,並且擁有一技之長,這對孩子們綜合素質培養有很大的作用。本文從學生方麵分析了在中提琴教學中的一些主觀和客觀的影響因素,從教師方麵出發討論了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希望能夠給中提琴的教學提高參考,為我國的高素質音樂人才的培養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柯曦.身體動作對中提琴音準控製的影響初探[J].西南科技大學高教研究,2011.
[2].何榮.中提琴教學與訓練輔導之二——選擇啟蒙老師很重要[J].小演奏家,2011,27.
[3].張靜.中提琴,我一生的摯愛——訪天津音樂學院中提琴演奏家許燕明先生[J].樂器,201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