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提琴的初級啟蒙教育
教育論叢
作者:孟苗
摘 要:初級啟蒙教育是中提琴課程的初步學習階段,學生通過這一階段的學習,自身的智力得到開發,潛力得到挖掘,情操得以熏陶,並且擁有一技之長。鑒於中提琴初級階段的啟蒙教育對於孩子的成長以及能力培養方麵的重要作用,本文從學生和老師兩方麵出發,在學生方麵探索了學生的演奏能力及學習效果的影響因素,在教師方麵討論了中提琴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以及好的授課形式。
關鍵詞:中提琴;初級啟蒙教育;演奏能力
[中圖分類號]:J6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01
前言
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為適應社會的發展以及為了在激烈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人們越來越注重素質教育,以進一步提高綜合能力。目前,有許多家長更傾向於培養孩子們在音樂方麵的技能,特別是對中提琴等樂器的學習。在中提琴的練習中,孩子們的自身潛力得以進一步的挖掘,情操也得以進一步的陶冶,研究表明,很多本來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的孩子在通過中提琴的初級啟蒙課程學習以後,他們的成績有了較明顯的提高。下麵筆者就著重於中提琴的初級啟蒙教育方麵從學生和老師的兩種角度分析在學生學習時候的各種影響因素和教師授課應該注意的方麵以及適宜的教學模式。
1、針對學習中提琴的學生方麵
在讓孩子學習中提琴的時候,家長的設想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通過這種技能的練習,智力得到開發,潛力得到挖掘,情操得以熏陶,並且擁有一技之長。學生在初步的學習過程中,他們的記憶能力、學習能力、協調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同時這些也對將來的進一步音樂方麵的技能學習有幫助。比如在對於有些本來文化課成績不好的學生,在經過對於中提琴的理論知識學習以及不斷練習之後,孩子文化課水平會有很明顯的提高。事實上,中提琴這一種音樂器械的學習過程是很複雜易變的,並且對於孩子的眼、耳、手等諸多器官之間的相互協調能力有較嚴格的要求。除了協調能力,還有記憶力和認譜曲的能力。這就可以看出,中提琴的練習以及演奏是一套體力腦力完美配合的動作,也可以促進孩子們的大腦發育。
在學習中提琴的時候,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來的學習快慢以及演奏效果高低都不同。這些和學生們的音樂素質有很大的關聯。比如說不同學生的聽覺能力不同,那麼他們對於音準的掌握能力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如果掌握的不準確,自然會影響到學生的演奏效果。然後學生的記憶能力會影響他們的記譜時間以及旋律片段的模仿時間,這些也會影響到他們學習的效果。還有學生的想象力和模仿能力,這些涉及學生對於音樂的音準、節奏、旋律等的掌握程度和發揮程度以及表現程度。最後是反應力,即學生對於學習的周圍環境能夠通過觸覺、聽覺、視覺采取相適應動作的能力。演奏學習效果還和學生的性格有一定的關係:有些學生性格內向,即使有著很好的記憶以及反應能力,但是不想或者不敢隨意地表達出來,這就影響到了他們的演奏效果;有些外向的孩子雖然部分個人能力稍顯不足,但是由於善於表達、勤於練習,最終他們的學習效果和演奏能力也會很不錯。
除了一些先天能力和性格方麵的因素以外,學生對於中提琴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也離不開學生本身的興趣及熱愛。這種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催化劑,也是維他命。興趣的產生離不開學生本身的因素以及成長環境,當然興趣也可以通過培養來得以產生與增強。
2、針對教師在中提琴授課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