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關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的小議(1 / 2)

有關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的小議

教育論叢

作者:麥曉科

摘 要: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常用的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思考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的、富有技巧的提問,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有效把握課堂語文知識,更好地保證和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最終促進學生語文素質能力的提高。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足夠重視課堂提問。本文就語文課堂的提問原則和提問技巧兩個方麵,對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提問教學質量作了以下的探究。

關鍵詞:提問原則 提問技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3)-14-0-01

提問原則是課堂提問教學所必須遵循的原則,隻有遵守好了提問原則,課堂提問教學才有方向可言。唯有如此,教師才能進行有的放矢進行提問教學,學生才能更好地把握學習思路。本人認為應注重“質”和“量”兩個提問原則來指導語文課堂提問教學。

1、語文課堂提問的宗旨是使學生更好把握好語文知識和提高語文素質能力。因此,提問教學必須把握好實效,也即是要把握好“質”。隻有把握好 “質”,課堂提問才能達標。“質”的要求就是:課堂提問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問題的設置,做到難度適當。問題難度過大,不利於多數的學生思考,挫傷其思考的積極性,甚至使其對語文產生厭學情緒;問題難度過小,過低的要求,難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學效果難以實現。提問就是要讓學生“帶著鐐銬跳舞”,激發學生的思維,更好地把握知識。因此,教師應把提問放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來做相應的難易設置,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出比例分析來設置問題。如“中間大、兩頭小”的班級學習情況,難度偏中的問題可設置多些,較難和較易的可設置小些。而且提問可采用討論教學的方式進行,有利於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難易問題的思考交流。總之,問題的設置,要達到“質”的要求,語文教師必須統籌兼顧,顧全整體,難易適宜,方能激發學生更好學習語文的熱情。

2、語文課堂的提問教學,問題設置的 “量”亦非常重要。隻有把握好問題的“量”,才能避免學生的厭煩情緒,才能更好保證提問教學的實效。在語文課堂提問中,要避免滿堂問。滿堂問,也是一種變相的灌輸教育,不利於學生積極思考。教師必須把問題設置得精煉些,目標明確,不可為問而問,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這些教學方向去設置精細、簡練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過多的問題,容易導致學生模糊認識、混淆重點,最終導致課堂教學“形式很美,效果很差”的結果。如有的教師容易忽略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進行提問,板書了滿滿的問題,放手給學生去思考討論,班級氣氛活躍,但整節課下來,學生卻發現自己腦子空空,收獲甚少。因此,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問題時,一定要“量”度適宜,配合“質”的要求,才能保證提問實效,實現提高學生語文素質能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