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理論先行(1 / 2)

忙忙碌碌中總覺得日子過得很快,轉眼就到了七月初,老天爺仿佛要把幾十年的小冰河期補償起來一樣,今年夏天特別熱。

盡管快要把人給蒸熟了,但揚州城外張老漢仍是扛著鋤頭在自家的田地巡視著。要說張老漢一家現在在揚州城都頗有名氣,盡管有些人還不服氣,但架不住人家有兩個爭氣的兒子。

大兒子鐵柱當初在護衛瓜州一戰中立了大功,後來被南京政府任命為鄉長,管著一個鄉的人,大兒子這個小官不說倒也罷了,但小兒子鎖柱現在可了不得,他現在可是大都督的衛隊長。

知道鎖柱還沒成家,自從去年開始這媒人就幾乎把門檻都給踏矮了,隻是鎖柱說他的婚事不用父母管,他自己曉得找,這孩子真是的,哪有婚事不是父母管的,但鎖柱說了,大都督就是這麼說的,張老漢這才無話可說。

雖然不用自己管,但張老漢還是隨時在留意著,前不久揚州城裏宋舉人也找人前來托媒,這讓張老漢覺得很有麵子,要知道這些舉人老爺以前是看都不會看一眼他們這些泥腿子,可他聽說舉人老爺家的閨女是裹著小腳的,當時就不願意了。

鎖柱當初在家時就說過,他是死活不會娶一個小腳女人的,這一點張老漢記得最清楚。

天越來越熱,張老漢把心思轉到自家地裏的莊稼上,城裏的有錢人都嫌天熱,但莊稼人可不這麼想,現在正是水稻揚花灌漿的時候,要的就是大太陽。

張老漢蹲下身子,細心察看著田裏的水稻,這些施了化肥的水稻長勢極好,就是太招蟲害了,這個得讓鎖柱給大都督說說,他們是從天上來的,肯定也有辦法對付蟲害。

隔壁田裏劉猛也在察看莊稼,他家的田裏如今也用上了化肥,說用化肥,其實劉猛家去年就用上了,化肥真是好啊,以前家裏青黃不接的時候總是為一口吃的發愁,今年可不一樣了,現在家裏糧倉裏還有不少糧食呢。

“老張,這麼熱的天,你也不在家歇著,還在忙活啊?”劉猛衝張老漢說道,自從鎖柱當了大都督的衛隊長之後,劉猛就再沒喊過張老漢為“老張頭”了。

“咱就一個種田的,還能怕天熱?看今年莊稼這長勢,又是一個大豐收年啊!”

“誰說不是呢?現在日子好過了,我尋思著,今年賣了糧食之後,也要把家裏的屋子給翻翻了。到時老張你得幫我去選選料,你的麵子大,肯定會便宜不少。”

“鄉裏鄉親的,能幫上忙我肯定幫你,到時候你喊我一聲就行了。”

張老漢一點都沒推辭,鎖柱上次走的時候還專門交待過,可不能因為他當上了大都督的衛隊長家裏就變了。

這天盡管要熱死個人,但田地裏還是有許多象張老漢和劉猛這樣的莊稼人,今年糧食大豐收是眼見的了,大家以前還擔心產量高了,糧價就會跌下來,不過南京政府已經發了文告,那上麵明確說了,糧價肯定不會跌,這讓莊稼人開始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憧憬。

就在張老漢跟劉猛一邊幹活一邊聊著天的時候,遠處的官道上傳來一陣馬蹄聲,兩人不約而同地站起身朝遠方看去。

“劉猛,你看看都是誰呀?我眼神不好。”張老漢衝劉猛說道。

“啊!是大都督呢,我好象看到你家鎖柱了!”劉猛驚喜地叫道。

“大都督回揚州了?大都督自從離開揚州後,一次都沒回來過呢。”張老漢也是驚喜非常。

羅劍是有好幾年時間都沒回過揚州了,他也很想回來看看當初起步的地方現在變成什麼樣子了,但以前總是脫不開身,前幾天到湖北的袁繼鹹最先回到了南京,有他在南京看著,羅劍終於能夠抽幾天時間回揚州來看看。

來看看揚州的發展變化其實是次要的,羅劍這次來主要是來找顧炎武的。

自從顧炎武主政揚州以來,幾乎都沒跟羅劍見過麵,盡管揚州離南京近在咫尺,但顧炎武幾次回南京都碰巧遇到羅劍領兵在外,兩人已經有二年多時間沒見過麵了。

盡管羅劍這次來找顧炎武的事並非當務之急,也非一日可成,但羅劍一來怕以後忙起來沒時間回來,二來怕自己又把這事給搞忘了,這才不顧酷暑和柳蘭的勸阻,執意跑回了揚州。

近三年未回揚州,揚州的巨大變化讓羅劍都有些吃驚,街道已經從東門延伸到揚州城外幾裏遠的地方,原先作為一師駐地的軍營早就變成了貨物集散地。

寬闊整潔的街道,整齊的房屋讓羅劍覺得回到了自己原來的時空,看到揚州巨大的變化,羅劍這才意識到自己幾人來到這個時空,不僅摧毀了滿清朝廷,而且帶來的變化是全方位的。

羅劍這次來揚州是為南京政府的改組作準備的。

當初南京成立政府被稱為“南京臨時政府”羅劍是有考慮的,當時為了爭取更多的明朝遺老遺少的支持,采取的大都還是沿用明朝的稱呼,而在實質上有些東西也沒有作根本性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