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課題牽引科技進步(1 / 2)

“大木,咱們不講什麼軍令狀,我相信你們,你們下去以後把問題想細一些,如果有困難就盡快提出來,要把所有的問題解決在出海之前,渭生,你們遠洋貿易公司也趕快籌備貨物,盡快安排這次出海。”

羅劍見鄭成功極有信心,也不再多說什麼,朝鄭成功和盧渭交待完了,轉頭朝鄭芝龍問道:

“鄭部長,你們海軍裝備研究所現在進展如何?”

“大都督,說實在話,這鐵甲艦的研究我也不太懂,隻是聽他們給我講過,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鋼板之間如何連接尚未解決,他們曾考慮在鋼板之間還是用木料連接,我在海上跑得多,說實在話,這樣的話鐵甲艦還不如木艦經得起風浪。”鄭芝龍說道。

羅劍這才想起真要建造鐵甲艦,焊接的技術必須要解決,這事隻有找劉為民了,不知道化工廠現在能不能生產出乙炔來。現在隻能考慮這種可燃氣焊接,電弧焊以現在的技術肯定達不到。

想到這裏,羅劍想起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到過研究所去看看了,結束了今天的談話之後,羅劍下午找到劉為民一起到了位於南京國立大學的幾個研究所。

羅劍的到來讓宋應星很是興奮,他也是有半年時間沒有見過羅劍了。

“興華,我這裏脫不開身,也沒到你府上去祝賀,你不會怪我這個老頭子吧?”宋應星一身白大褂,頭發早就剪得短短的,看起來比去年略顯老了一些,不過羅劍卻沒有看到白頭發。

“宋老,你在這裏做的事比前去給我祝賀要重要得多呢,我怎麼會怪你啊?對了,宋老,你們的內燃機研究有進展沒有?”羅劍見宋應星精神十分好,也是非常高興。

“進展當然有,不過當初我也是把這東西看得簡單了,現在看來這東西還真不簡單呢。”宋應星皺了皺眉頭說道,不過很快他的眉頭又舒展開來。

“不過,興華,說實話,通過研究內燃機,咱們的數學、材料學和機械學等都有不小的進步啊,這才是讓我最高興的。”

看宋應星眯著眼睛的樣子,顯然他對這段時間理論和技術的進步都是十分滿意的。

“興華,再給我們一年時間,雖說造不出象你的猛士車一樣的內燃機,但能夠工作起碼沒問題,到那個時候,咱們能解決好多問題啊。”

宋應星見羅劍沒有說話,接著說道。

羅劍並非沒有聽到宋應星的話,他是想到其他問題了。

南京政府現在所擁有的基礎性技術,歸根結底還是四人帶來的,這幾年來,所有技術都偏向實用性,就象蒸汽機的製造,最初的蒸汽機是宋應星他們概略地造出來的。

象當初安裝在“衛青”號戰艦上的蒸汽機功率就不高,後來引進數學模型對其進行改進之後,輸出功率這才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宋老,我覺得你們不需要一步到位,可先弄出來,根據其性能再慢慢改進,改進的過程當中你們的研究又會向前推進一大步。”羅劍思考了半天,才對宋應星說道。

“嗯,我們也是這樣想的,模型機很快就能出來,到時候請你再來看看。”

看來宋應星在思路上還是非常清醒的。

宋應星陪著羅劍把幾個研究所都看了,大部分都是年輕人的研究所讓羅劍覺得這裏充滿了活力,不過羅劍也在其中發現了不少問題。

最關鍵的問題是除了宋應星的研究所正在有針對性地研究內燃機,其他幾個研究所的研究給人感覺有點漫無目的,而且理論水平進步也不算大。

回到宋應星的辦公室,羅劍同宋應星、劉為民商量了很久,晚飯隨便對付了一下,吃完飯羅劍就把幾個研究所的主要人員都召集了起來。

“大家都知道,國防軍的這次北京之戰已經結束,滿清朝廷已經基本被消滅了,現在剩下的隻是一些收尾性的事情了。咱們能取得這麼大的勝利,與其說是國防軍的戰士們在戰場上取得的勝利,倒不如說咱們用先進的技術戰勝了滿清。”

羅劍的開場白並沒有提到科技,讓大家有些意外。

“換句話說,這場戰爭勝利的功勞既是國防軍戰士們的,更是我們在座的科技人員的。舉個例子說吧,小劉他們研究所想辦法提高了新式zha藥的生產能力,我看這個功勞就不亞於消滅了清兵二萬軍隊。”

羅劍這裏說的小劉並非是劉為民,而是指劉翠娥,劉翠娥也知道羅劍說的是她,臉都紅了起來,下麵坐的一幫年輕人也都感覺十分興奮。

“今天我來把幾個研究所都看了,總體感覺非常滿意,但是我覺得咱們的進步還能夠更快一些。咱們解決了全國問題,接下來就要一步一步搞好建設,那麼我們研究所在建設中又能夠發揮什麼作用呢?這裏我想給大家提幾個具體的任務,算是目標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