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國問題解決在即,政府改組也將提上議事日程。
但是現在的政府工作模式已經曆經三年多,很多人已經適應了這種模式,倘若驟然改變,恐怕很多人思想上都接受不了,就連史可法那裏都有些問題。
羅劍這才想到先從理論上讓大家知道現在的這種模式並不適合於今後的發展,但理論總結並非羅劍的強項,更何況事務纏身,自己也抽不出那麼多時間來思考,羅劍這才想起原本曆史上著名的理論家顧炎武。
羅劍這次回揚州就想找顧炎武好好談談,如果顧炎武能夠以地方官員的身份總結出一套東西來,那麼與實際結合得將會更加緊密,說服力也會更強。
顧炎武對羅劍的到來也是又驚又喜,在揚州主政已經兩年多時間,善於思考的顧炎武已經敏銳地發現一些問題,但這些想法在揚州實在有些曲高和寡,恐怕到了南京也很難有人接受自己的想法,他一直想找大都督談談,但幾次去南京都沒遇上,沒想到今天大都督今天竟然親自來揚州了。
顧炎武知道羅劍不喜歡官場上的迎來送往,在城門守衛向他報告大都督親來揚州的消息後,他並沒有召集官員前去迎接,隻是自己趕了過來。
“圭年兄,咱們有好幾年沒見麵了吧?”羅劍見顧炎武隻身前來,很是高興,他這次來本就不欲驚動揚州官場。
“是啊,大都督,咱們有兩年多沒見麵了呢。”
顧炎武引著羅劍回到原來的大都督府,自從羅劍和柳蘭搬走之後,大都督一直都還空著,羅劍曾要求揚州把大都督府出賣出去,買的錢納入揚州財政,但揚州人沒有一個人來購買大都督府,大家都說,大都督在這兒住過,這兒要永遠留下來。
顧炎武尊重了大家的意見,大都督府也還一直按照羅劍他們在時的布置,隻是官府安排了些人守在裏麵。
晚飯也簡單,顧炎武安排人就在大都督府裏做了幾個精致的小菜,拿來一壺小酒,兩人開始邊吃邊談。
羅劍沒想到自己想要找顧炎武談的問題他早有思考,心想這下自己省事多了。
盡管顧炎武的很多想法在羅劍看來還比較幼稚,但羅劍知道這些思想不過是顧炎武才剛剛開始思考,而且對於現在大的環境來說,能夠思考到這一步,已經是極為不簡單了。
兩人從政府的架構談起,一直說到談到“利國富民”、“善為國者,藏之於民”,羅劍對顧炎武在這個時候就表現了一定的“眾治”思想有些詫異,原來他的這些思想要到晚年才逐漸成熟,現在因為環境不同,竟然現在就已經有了萌芽。
這些天忙碌之餘,羅劍也一直也都在思考今後的路怎麼走,換句話說,在這個國家該建立一個什麼樣的製度來保證能夠長遠穩定的發展下去。
盡管在北京時羅劍跟滿清索尼談判時說過,南京政府的勝利是製度上的勝利,但羅劍心裏明白,南京政府與其說是製度上的勝利,倒不如說是先進技術造成的必然結果。
羅劍知道自從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以來,仿照的還是以前明朝的內閣製度,隻不過把這種內閣製度發展到了一種極致,同時內閣腦袋上沒有被壓著讓人生畏的皇權而已。
羅劍也知道在現在的中國要想實行民主製度隻不過是自己一廂情願的夢想而已,想想當初自己在揚州的嚐試,現在覺得都有些幼稚。
但民主畢竟是一種趨勢,現在不能並不意味著今後也不能,羅劍知道自己在這個時代裏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還可以引導整個國家的發展,那麼為什麼不從現在就開始一些思想啟蒙?
這也是羅劍來找顧炎武的根本目的,羅劍希望顧炎武成為民主思想啟蒙的先驅者,政府的改組一方麵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另一方麵也是為思想啟蒙奠定一定的製度基礎。
至於哪種民主製度更適合今後的中國,羅劍覺得自己已經考慮不到那麼遠了,即使自己不回原來的時空,自己同樣也會老去。盡管知道今後幾百年整個世界發展的趨勢,但現在世界已經被自己折騰得完全變了樣,以前的經驗以後還能不能用上,誰也說不清楚。
羅劍在揚州呆了三天,這三天幾乎都沒走出原先的大都督府,顧炎武除了回到揚州政府作了一些安排和交待,也一直呆在這裏,沒有人知道兩人到底談了多長時間,也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談了些什麼。
但揚州的很多人都知道顧炎武自從與大都督長談之後,似乎人都變了許多,除了上班時間,很多時候都在低頭沉思,到了晚上更是在書房裏筆耕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