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工程本科專業實踐教學體係探索(2 / 2)

2 教學方法

(1)采用案例教學方式

網絡工程專業構建以學生主體實踐活動為主,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基本價值取向的課堂案例教學方式。實踐證明,案例教學方式有利於改革傳統概念的教學方式;也有利於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同時也有利於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引入項目教學模式

將提出問題作為切入點,建立以“項目驅動”的實驗思路和方法,把學生的實踐活動引入問題之中,並不斷擴展問題意識,讓學生自然而然地走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研究實踐之路,加強學生綜合應用能力。

(3)推行虛擬現實技術

為了培養動手能力強、專業基本功紮實的技術技能型人才,網絡工程專業推行虛擬現實技術作為實踐教學方法。虛擬現實的交互性、沉浸感和構想性特征與實現個性化教學、開發學習潛能、培養創新精神並非簡單的一一對應關係,而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有著異曲同工之妙[3,4]。交互性、沉浸感和構想性的巧妙結合顯著激發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精神和學習探究的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了創新思維。

3 主要措施

3.1 創建“3+1”實訓教學方式

針對社會“兩難(大學生就業難、企業招工難)”焦點,關注高校職業化轉型的發展趨勢,創建“3+1”校企結合模式:校內3年基礎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企業1年強化頂崗實習訓練。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使學生順利跨越學校和職場的鴻溝。

3.2 實行開放實驗室服務形式

針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意識的問題,實行開放實驗室服務形式,承擔大學生網絡設計競賽、大學生軟件開發設計大賽、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等任務。建了多元化的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模式,促進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3.3 促成“雙師型”教師形成

針對教師工程實踐能力不足的問題,狠抓教師隊伍建設,特別是“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廣泛開展教師課堂教學基本功、教學方法、科研能力等方麵的培訓,組建提升執教能力的課程組及提高科研水平的專業研究團隊;製定定期進專業實驗室、定期到企業工程實踐的相關考核製度。教師積極參加生產服務,一線教師到對口企事業單位參與相關專業工作,或采取掛職鍛煉、頂崗實習等方式進行實踐培訓,加強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結合[5]。

4 結 語

網絡工程本科專業在我國起步相對較晚,實踐教學體係還在不斷的探索之中。專業課程的設置麵向實際應用,結合校企合作“3+1”的人才培養模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注重知識與能力並重,拓展第二課堂,結合應用開發項目,對學生進行專業能力綜合訓練,培養學生網絡運維、網絡安全、移動互聯應用的綜合能力和網絡係統的開發經驗,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如何將該專業的學生培養成真正能適應我國經濟發展需求,符合信息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將是高等學校網絡工程本科專業建設永恒的話題,隻有在實踐中不斷加強改革,才能使該專業具有生命力。

參考文獻

[1] 袁誌,鄒延平,張明軍,等.網絡工程專業項目驅動式實踐教學體係的構建[J].計算機教育,2012 (8):99-102.

[2] 馬巧梅,楊秋翔,劉爽英.基於雙主線結構的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係的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 2011(14):120-121.

[3] 榮秋生.新形勢下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係架構初探[J].中國電力教育,2010(31):122-123.

[4] 閔潔,殷明.網絡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初探[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4(1):159-160.

[5] 金瑜,趙紅武,顧進廣.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係建設初探[J].計算機教育,2011(22):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