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特殊戰備糧(1 / 3)

“想不到一個不起眼的守衛擁有如此能量。”想起自己在伊稚斜單於宮帳中都沒有正眼瞧一眼的查幹,我對智子說道。

“危險往往隱藏在身邊不起眼的平常當中。”智子說道。

“哎!就像我這等鹹魚,誰又能夠相信是千年後激活天機聖女的人。”我不禁感慨道。

“呀!想不到駱大公子也有自慚形愧的時候,其實相比較於天機聖女,我更願意當一個普通的凡人,來自平凡生活的智慧是為了追尋自然美好的生命體驗。”這次智子緊緊握著我的手說道。

平凡,在低賤與美好兩端徘徊,所蘊藉的能量,不禁讓我想起了大二寒假在上海某個大酒店做服務生時的經曆。

當時一個有錢的二代大爺,對我的一個同事羞辱謾罵,激起這位同事在後廚房狂吐數口唾液,攪拌裝飾之後才端上去。

看著二代大爺慢慢吃下的場景,我驚愕地明白,大爺雖然傷不起,小仔其實更不可欺。

自己亦遇到過尷尬危機,卻是另蕃景象。

有次為客人整理桌子,不慎把一大碗剩菜汁扣到一個十三四歲兒子的身上,當時不知所措的我傻在那裏,兒子的爸爸說沒有關係,洗個澡就好了。

受此事的影響,一次有位客人不慎摔碎一個玻璃器皿,其相當緊張,而我順口而出“沒有關係,碎碎平安,沒有傷到就好。”

後來,這位客人成為了店中的常客。

生活就像一個變色龍,呈發散狀態融入因果關係的界域。

平時細微的舉動,無所謂的分散到生活的空間中,隨著時間而逐漸模糊。當我們成為了生活變色龍的一麵鏡子時,誘使其變色的業因便融入到一個因果自循環的界域中。

因此,生活的演進不像箭那樣的直線行進,而是像風一樣四散開來。

“旅鼠、大薩滿、伊稚斜、查幹和漢庭,與我們所探究的坍塌有什麼必然的聯係?”緩過神來,回顧整個曆程的我向智子問道。

“起風了!答案就在這北風中。”智子用手托起一片飄入帳中的雪花說道。

迎著北風,我和智子再次走入北國的記憶。

在這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日子裏,一般人都會選擇躲在帳中,盤在榻上,喝著熱熱的馬奶茶,並烤上兩方滋滋冒油的羊肉。

而在茫茫無際的雪原上,一群衣衫襤褸的隊伍,在上百名匈奴騎兵的看押下,迎著北風向貝加爾湖行進,這群人正是數年前被伊稚斜抓來捕魚的月湖魚族人。

這是這個冬季他們第四次前去貝加爾湖捕魚,天氣越來越寒,而湖冰越結越厚。所以,他們一次比一次所捕的魚少。

今年極寒的氣候,凍死了大量的牛羊,來年的食物供給定會捉襟見肘。

更嚴重的情況是大戰在即,為了即將到來的戰爭,必須儲備充足的戰備糧。

所以,上麵有令,無論用什麼辦法都要準備充足的食物。

這樣的大雪天,連兔子都會老實的窩在窩中,沒有更好辦法的匈奴“軍需處”,便隻好依靠魚族捕魚獲得補給。

但是,按照上次貝加爾湖的捕魚量,顯然根本完成不了上麵下達的儲備任務。

這時,從貝加爾湖的方向傳來隆隆的聲音,匈奴人依據多年的判斷,應該可能是大規模遷徙的黃羊群。對於此刻的他們而言,這簡直是上天賜予的禮物。

匈奴人組織魚族排列成數排大弧度長弧型的隊列,排與排之間留下足夠的捕獵空間,就像數張前後排列的網。

魚叉、木棍等隨身而帶能夠用來武裝的都被用上,沒有武器的則排在前麵形成形成第一道阻截的人網,以減緩快速推進的羊群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