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西卷優秀作文《我們為何怕奧數》片段
這段文字,考生將奧數熱的現象一筆帶過,把寫作的重點放在了對奧數熱的本質分析上,這樣安排素材既詳略得當、重點突出,又能一針見血地指出現象的本質問題,可謂見解深刻。
思維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分析問題
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克服,同時又相互滲透、相互貫通,並且在一定條件下又能相互轉化,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便是對立統一的辯證關係。
佳作示例:
縱觀中華曆史長河,有魏征大膽直諫的方,便有長孫無忌深謀慎思的圓;有張居正銳意改革的方,便有申時行調和中正的圓;有法家嚴冷不阿的方,便有道家清淨自然的圓;有顧準“拆下肋骨作大炮”般悲壯的方,便有鄧小平“三進三出中南海”般理性的圓……“上善若水任方圓”,方與圓缺一不可,殊途同歸。盛世也好,亂世也罷,方與圓的對立統一是開創輝煌的大神,是驅散黑暗的星辰,是民族生存的哲思,更是民族智慧的傳遞。
——2013年湖北卷優秀作文《方圓之間寫人生》片段
這段文字,作者沒有否定“方”,也沒有否定“圓”,而是認為方圓結合才是開創輝煌的大神,是民族生存的哲思,更是民族智慧的傳遞。考生將方與圓這一對對立統一的矛盾體完美結合,並指出其哲學與現實意義,使文章充滿了十足的思辨味兒。
思維四: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發展”是事物運動最本質的特征。故考生在論證一個問題時,如果采用靜止不變的觀點分析,就不可能透徹分析事物的矛盾運動和發展變化規律;隻有在發展中分析問題,思路才能縱橫捭闔,論述才能辯證有力。
佳作示例:
一個失去了“文化地層”的國家將無法在世界的潮流中找到棲身之所,因為武力隻能掠奪土地,而文化則能帶動國家的強盛。前蘇聯軍事騰飛期間,有人采訪當時的美國總統是否對此現象感到擔憂,他卻正色道:“蘇聯銜頭的青年已在跳美國的民族舞蹈,有什麼可擔憂的?”顯然,美國對蘇聯的文化浸透在一定程度上也致使了蘇聯的解體。
反觀當下中國,我們在盲目地追求“文化自由”,日本動漫充斥著青少年的課餘生活,美劇成為退休老太消遣的珍寶。以兩腿站立的小動物為主人公的國產動畫片,以追求利潤而粗製濫造的國產影片,在外來文化的衝擊下顯得不堪一擊。照此速度,過不了幾十年,我們的文化便蕩然無存。是的,我們需要“文化自由”,但是自由並不是被別國同化、失去自己的“文化地層”。
——2013年福建卷優秀作文《守住民族的文化地層》片段
考生先用蘇聯與美國之爭這個典型的事例闡釋了我們不能用靜止的眼光來看待當前的問題,接著聯係中國失去文化地層的社會現實,表達了對未來發展的擔憂。這段文字作者著眼於曆史、現實、未來,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守住民族文化地層的重要性,思路開闊,論證有力。
總之,思辨能力是邏輯思維的核心,是對考生寫作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綜合考查,更是衡量議論文優劣高低的標準。所以考生掌握以上幾種常見的辯證分析方法,不僅能避免論證的絕對化、片麵化,而且能增強文章的說理深度與力度,自然能讓閱卷老師眼前一亮。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