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廁所VS地鐵站納涼
素材A 豪華廁所隻對會員開放
7月27日,廣州麗柏廣場被曝花費幾十萬開設VIP廁所,設施豪華,隻對會員開放,普通人無法使用,堪稱“全市最牛”。據了解,要成為該商場會員,需當日消費滿2.5萬元或半年內消費滿5萬元。同樣是奢侈品專賣店雲集的太古彙商場,並沒有對洗手間設限製,而且,太古彙專門在副二層設置了兒童廁所,內設袖珍馬桶和洗手池,方便小朋友和家長使用。廣州為解市民如廁之憂,去年推百多單位開放內廁,但至目前,沿街機構開放廁所僅113座,數量總體偏少。
素材B 地鐵站接納納涼百姓
7月25日,杭州喬司鎮停電導致大量群眾湧入地鐵站納涼,一度堵塞交通。杭州地鐵方麵立即采取春運時期客運管製預案,人為隔出兩條通道保證乘客暢通,通道以外區域基本開辟作為臨時納涼區,並加派人力保障安全。喬司站所有工作人員、其他站增援保安及駐站民警在現場維持秩序,及時勸阻赤膊、打牌賭博、就地吃東西並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地鐵方麵事先跟定點醫院保持聯係,保證在出現人員緊急或突發傷害、疾病等情況時能及時聯係到120急救。
【素材點撥】VIP廁所和地鐵站納涼事件的背後,反映出的是管理理念的區別以及對“以人為本”的不同理解。VIP廁所,可能會更好地為某一類人服務,但也潛在地將人群進行了不合理的劃分,在一定程度會造成對更多人的心理傷害;地鐵站納涼事件不僅充分體現了對民眾需要的理解和包容,更是對“以人為本”理念的最好闡釋。如果擴大一下,衡量一座城市是否有溫情,是否有更高更先進的文明,那麼,對待普通民眾的方式、態度和行為,將是一個重要的指標。
【適用主題】城市的文明;以人為本;寬容與理解;利人與利己;民生……
傳承無人VS“國學”吸金
素材A 修表成夕陽產業無人傳承
7月19日,新華網報道,昔日紅火的修表業已成夕陽產業,正走向衰落。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手表是高檔貨,修表業一度紅火,當時要修表的人能排百米遠的隊,那時修表學徒也多。如今,修表店裏的學徒僅半年就走了,理由是“學下去連老婆都找不到。”修表業麵臨難覓傳承人的悲慘處境,有的老藝人無奈,隻能用鞭子逼兒子傳承學藝。專家認為,修表本身的枯燥、收入不高,修表專業學校匱乏,高校學生及青年冷落修表業,是修表手藝難尋傳承人的主要原因。
素材B “國學院”辦風水培訓班吸金
近日,南京一家“周易風水起名培訓班”在網上發帖招生,學費16000元。近幾年,社會上掀起了一股“國學熱”,各地紛紛開設國學培訓班。由於參加者眾多,培訓班收費之高令人咂舌。南京某知名高校開設的一門“國學智慧與未來領袖”課,4天課程,學費4800元,報名費200元。更有不少培訓班以國學為名,收費高昂,卻傳授風水八卦,讓國學變味。知名學者馬未都說,很多人打著國學的旗號,舉辦名目繁多的培訓班,顯出一種社會亂象,其實都是為了賺錢。
【素材點撥】兩種產業,兩種境況,背後相通的是人的信仰與追求、操守與境界。麵對慘淡的經營,依然堅守一份內心的執著,為了一門技藝的延續,不惜以鞭打作為逼迫,他們不以盈虧為標準,隻為一門技藝的流傳,這是一種操守,也是一種境界;後者,以國學為幌子,借傳統之名獲一己私利,在強大的物質誘惑麵前,穿著文化的馬甲強力吸金,沒有對文化的尊重與敬畏,更沒有高尚的道德追求與崇高信仰。兩種產業,折射出了兩種人。信仰決定追求,追求彰顯操守。
【適用主題】信仰與操守;傳統的沒落;守舊與創新;境界;變味的文化……
(王龍偉供稿編輯/於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