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寬渠道 發揮作用
基層黨建
作者:崔豔玲
10月11日上午,大連市第一個以窗口單位為陣地,並以窗口單位命名的專業化黨代會代表工作站——西崗區婦幼保健院工作站正式成立。專業化黨代表工作站的建立,打破了原有以社區為單位建立黨代表工作室、多名黨代表共同參與一個工作室輪值的固有模式,既節約了工作室建設成本和代表履職時間成本,又能為黨員群眾提供更多就近就便表達訴求的機會。在窗口單位建立專業化黨代表工作站,是西崗區委深入貫徹落實黨代會代表任期製,深化推進基層黨內民主,靈活開展“零距離”服務基層群眾的有益探索,實現了黨代會代表任期製工作新的突破。
2011年以來,西崗區委從轉變領導方式,擴大黨內民主,增強領導核心作用出發,相繼出台了《黨代會代表聯係服務群眾製度》《黨代會代表列席區委全委會、常委會製度》《黨代會代表視察調研製度》等係列文件,使區黨代會代表任期製工作實現了製度化、規範化、科學化。
西崗區委在大連市率先成立了黨代會代表聯絡機構,負責黨代會代表的日常管理和服務工作。為加強與代表的聯係和服務,還保留了黨代會召開期間的10個代表團,各代表團除了組織參加全區黨代表聯絡機構組織開展的集中視察調研活動外,還以團為單位開展經常性的代表視察調研活動,組織代表或代表團撰寫高質量的提議、建議。各街道、社區建立的每個工作室,都確定一名黨代表做負責人,每個黨代會代表工作室都配備一名聯絡員和若幹誌願者,負責各工作室日常管理並為代表履職提供必要的服務。健全的組織體係,確保了西崗區黨代會代表任期製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
為了給黨代會代表履職搭建更多更好的平台,2011年底,西崗區啟動了黨代會代表工作室建設。當年4月,在“365市民大樓”內建成了黨代會代表區級工作室,市、區兩級黨代會代表全員參與工作室輪值服務。同年6月,在全市率先完成了7個街道、45個黨代會代表社區工作室的建設任務,每名黨代會代表都以就近就便為原則編入一個社區工作室,參與每月10日和20日下午開展的駐室輪值服務。為了延伸黨代會代表工作觸角,提高黨代會代表工作室的覆蓋麵,節約代表履職成本,提高代表履職效能,今年下半年開始,西崗區委嚐試在西崗區婦幼保健院、奧林匹克電子城等與黨員群眾聯係密切的窗口單位、服務行業建立專業化的黨代會代表工作站和“代表委員工作室”。至此,西崗區委已經編織起以“365市民大樓”工作室為主陣地,以45個社區為支撐,以專業化、特色化黨代表工作站為補充的全方位、寬覆蓋的黨代表工作室(站)網絡體係,實現了代表聯係服務基層群眾零距離、全方位、廣覆蓋。
為保證黨代表工作順利開展,區委加大了財政資金的投入和黨費劃撥力度,在代表工作室(站)建設初期,區級財政先期投資40餘萬元,為工作站(室)統一配備硬件設施。西崗區委先後劃撥黨費10萬元,用於支持各代表團開展活動,劃撥20萬元用於各黨代會代表工作室日常運行。
黨代會代表列席區委全委會、常委會、中心組學習、各級各類民主生活會及評議會等成為黨代表參政議政的常態工作,目前,黨代會代表累計參會150餘場次、1200餘人次。黨代會代表駐“365市民大樓”工作室輪值60餘輪,參與輪值代表1200餘人次。各社區工作室開展輪值4500餘人次,累計接待服務群眾2000餘人次,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800餘個。每半年開展一次的代表視察調研活動已經成為西崗區黨代表發揮作用的重要途徑,目前,代表個人或以代表團名義提出高質量的意見、建議60餘條,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今年年初,西崗區委就已將黨代會代表任期製工作列為“區委書記抓基層黨建項目”。下一步,將逐步建立起運行高效、工作務實、群眾滿意的“兩代表一委員”工作室,為黨代會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共同開展接待服務群眾工作搭建務實、高效的履職平台。
(作者係大連市西崗區委組織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