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味處方”加強幹部隊伍建設(1 / 1)

“四味處方”加強幹部隊伍建設

教育實踐活動

作者:王英赫

營口市站前區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與幹部工作有效結合起來,采取多種方式,切實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開設“補血益氣”三課堂。站前區充分利用區委黨校“理論課堂”陣地,通過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係列重要講話精神輔導班、幹部專題培訓班等形式,加強對幹部隊伍的教育培養。依托全區48個遠程教育終端站點,打造“網絡課堂”,對幹部隊伍進行黨建知識、工作業務等方麵的培訓。針對年輕幹部開設“實踐課堂”,通過交任務、壓擔子,提升年輕幹部的能力素質。截至目前,共舉辦“理論課堂”30期,利用“網絡課堂”培訓領導幹部2000餘人次,通過“實踐課堂”培養年輕幹部54人。

二是舉辦“舒筋活絡”交流會。創建“幹部沙龍”交流平台,同步配套建立“三個一”運行模式,即“每月一次、一個主題、一本好書”,規定在每次“幹部沙龍”舉辦前,根據當前重點工作確定一個討論主題,黨員幹部事先作好發言準備,並在交流會上推薦一本好書。目前,通過“幹部沙龍”共破解熱點難點問題98個、推薦好書201本、收到交流心得和推薦文章426篇。

三是樹立“固本扶正”好榜樣。在全區廣泛開展了以“為基層、為群眾服務,爭做最佳服務能手、最佳服務部門”為主要內容的“雙為雙佳”活動,在申報的近百名“最佳服務能手”中,挖掘出一批先進典型。通過組織召開事跡宣講會、先進典型報告會等,教育引導黨員幹部以典型作鏡子、當標尺,營造“學先進、爭先進、趕先進”的良好氛圍。

四是健全“發汗解表”問責製。建立考核機製,成立區目標管理考核辦公室,以街道園區、區直部門、社區三大目標管理考核為主體,采取自己評、網上評、群眾評、社會評等方式,定期對幹部隊伍進行考評考議。完善監督機製,在發揮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職能作用的同時,發揮政府投訴中心和信訪舉報中心的作用,建立廣泛的監督網絡,定期組織有關職能部門對幹部隊伍進行明察暗訪。健全責任追究機製,在考核和監督的基礎上,實行問責與考核掛鉤、問責與評優掛鉤的“雙掛鉤”模式。截至目前,共受理舉報案件8個,明察暗訪38次,問責5人。

(作者單位:營口市站前區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