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子女求職期,父母更思慮(一)
2013大學生求職菜鳥,走你!
“文科專業學生的家長請往這邊走!”
“理科專業學生的家長在這邊!”
“下麵我們會按順序帶各位入座,請大家排好隊稍等一下!”
十月的一個晴朗周六,我來到女兒就讀的大學。我的女兒正在某私立大學讀本科三年級,沒錯,她馬上就要開始找工作了。那天學校為即將求職的學生的家長們舉辦了講座。到了學校,我不禁吃了一驚。
學生家長們在會場前排起了長龍,可容納千人的大廳連二層也塞得滿滿的。據說還有些家長被安排在其他會場觀看轉播。主辦方在致辭之後解釋道,共有2000名家長參加了這場講座。即便是在這所以注重就業指導而聞名的學校,這個數字也刷新了記錄。
在日本,大學生求職開始於大三(研究生則始於研一)的12月。首都圈範圍內的許多大學會在每年11月的第一周舉辦學園祭,盛大的慶祝活動結束之後,校園中的求職氛圍便會日漸濃厚。
孩子求職期“自傲父母的偏頗看法”
校方在學生正式開始求職之前舉辦了這場麵向家長的講座。“孩子找工作很辛苦,我去聽聽學校的意見吧。”許多家長一定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前來參加講座的。但是在講座中途,我不時聽到坐在一起的母親們或夫妻倆發出談笑聲,會場內沒有一絲緊張的氛圍。盡管對孩子的就業非常關心,但或許在他們看來,既然孩子就讀於就業率高的大學就不會有什麼問題。我心想:“這些家長可能並不了解現在找工作有多難吧。”
為什麼我會這樣想呢?因為我此前有過身為“應屆生的家長”的經驗。
我有一個比女兒年長三歲的兒子,他是在2011年4月開始工作的。由於同年3月發生了東日本大地震,他所在的大學取消了畢業典禮。大地震給全世界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他就這樣慌慌張張地步入了社會。
大兒子的求職過程比想象中困難得多,那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穿著西裝在外奔走。當時我正擔任日經女性頻道的主編,針對女性畢業生製作了一部求職特別手冊,手冊內容包含企業的人事關係和雇傭問題,以及麵試官錄用畢業生的相關經驗介紹。與一般的父母相比,我自認為比較了解求職的相關事項。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對實際情況一無所知。雖然對客觀狀態有所了解,但我並沒能真正理解孩子正在經曆的一切。
當我第一次成為“應屆生的母親”時,我被盲目的驕傲心理左右了。
“孩子雖然沒在頂級學校學習,但好歹也是有名的私立學校,他成績不差,平時積極參加社團和兼職活動,外貌說得過去,處事靈活,肯定能很快找到一份好工作。”
總之那時的我因為對孩子的寵愛而失去了理智。大兒子剛剛開始找工作的時候,我充滿了這種毫無根據的自信。但是,我失算了。444天以後,也就是他讀大四那年的12月18日,他才最終確定畢業去向。
這段經曆出乎我的意料。雖然此前總聽人說現在大學生就業非常非常難,但我不曾想竟然會困難到這種程度。
所以當我在女兒的家長座談會上感受到那種輕鬆的氛圍,便回想起了幾年前的自己。
(來源:《海外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