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討論
近年來,各種結核的發病呈現年輕化的特點[1]。據統計,全球每年有近千萬人感染結核杆菌,而腎結核約占8%~20%[2]。而許多醫生對泌尿係統結核這一常見病缺乏應有的認識[3,4]。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及抗菌素普遍使用對結核菌的影響,典型結核症狀少見。因此結核病、尤其肺外結核誤診是常見的。腎結核被誤診,若不被當成腎小球腎炎或腎病給予激素治療,隻當成細菌感染治療,後果並不很嚴重,不會立即給患者生命造成威脅,長期發展的必然後果是腎功能損害帶來的尿毒症。若是誤診為腎小球腎炎或是腎病給予激素+環磷酰胺治療,由於激素和環磷酰胺的免疫抑製作用,就等於讓患者對結核杆菌完全撤除抵抗力,聽憑結核杆菌肆無忌憚地發展。腎髒和身體其他存在結核杆菌的地方迅猛地被破壞,甚至導致廣泛的播散,患者生命即將終止。本組4例中,2例誤診為慢性腎小球腎炎,2例誤診為慢性腎盂腎炎。死亡1例。誤治的後果是嚴重的。現將誤診體會簡述如下。
尿檢結果:3例都可見白細胞的多少有快速的變化,而且尿中白細胞的多少並不和蛋白的多少相一致。腎小球腎炎是腎小球囊的免疫性炎症,由於腎小球囊的炎症降低了囊的致密度,血漿蛋白和紅白細胞漏入腎小管出現於尿中。尿中蛋白和紅白細胞的多少,基本上取決於腎小球囊的漏出能力。而腎小球囊漏出量的多少隻應隨著免疫性炎症的激烈程度而改變,漏出量波動一般應是緩慢的,細胞的漏出量基本上應與蛋白的漏出量相平行,也就是細胞漏出多時腎小球囊的孔洞也大,蛋白漏出也必然多。若是猛然出現大量白細胞尿或膿尿,而尿中蛋白不相應平行的增多,提示白細胞的增加可能是小膿腫破潰造成的,腎的病變以細菌性炎症的可能性較大。這種化驗表現絕不會出現在腎小球腎炎和腎病患者尿中,隻會出現在腎有細菌感染的患者尿中。在臨床對應用抗感染治療效果不佳和反複出現膿尿者,應警惕腎結核的存在[5]。
腎小球腎炎常常有腰痛,基本上是持續的輕微的隱痛或脹痛。是由於腎包膜受腎實質腫脹擴張引起。一般少見尖銳劇烈的疼痛,也不應出現強烈的腎區叩擊痛。若發現很顯著的腰痛和腎區叩擊痛,尤其是出現在大量白細胞尿(或膿尿)之前,大量膿尿出現後腰痛和腎區叩擊痛自行緩解,高度提示腎髒有膿腫發生。若是在腰痛嚴重時做腎髒B超檢查,應能發現膿腫影像。在“腎小球腎炎”用激素治療過程中出現劇烈腰痛,繼以膿尿(或白細胞尿)之後腰痛緩解,高度提示腎髒是細菌性炎症,若沒有一般細菌感染容易出現的發熱,尤其以結核性的可能性大。
多數腎小球腎炎是免疫介導性炎症疾病[6],也就是全身性的,隻要有相應的免疫介質入血到達腎,引起的免疫反應就是顯著的,必然產生顯著的腎小球腎炎急性發作的臨床表現。這很少被患者或家屬忽視。而一次急性腎小球腎炎造成的損害,人體是可以修複的,不會造成腎功能衰竭的後果。隻有多次損害發作,才可能造成腎功能衰竭。所以,沒有急性腎小球腎炎病史和一次以上相同症狀急性複發的腎髒病,不應輕易地診斷為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