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情緒調節和應對方式評分的相關分析,結果顯示,認知情緒調節與應對方式存在直接的相關性,應對方式評價標準認為解決問題和求助是積極的應對方式[3],可見臨床護士適應性認知情緒與解決問題和求助均呈正相關,而沉思、災難化、責難他人等不適應性認知情緒則與解決問題和求助均呈負相關;退避和自責被認為是消極的應對方式[3],臨床護士除沉思外的認知情緒調節各因子均與退避呈負相關,責難自己、沉思、災難化與自責呈正相關,提示臨床護士在問題出現時較少采取退避的方式,但可能出現較明顯的自責,還可見責難自己會導致解決問題的減少,因此年輕護士中常出現的責難自己不利於問題的解決。本研究結果顯示,適應性認知情緒調節可減少抑鬱、敵對、恐怖、人際關係敏感,但卻可能增加強迫和焦慮,而不適應性認知情緒則對心理健康狀態各因子均有促進作用,提示適應性認知情緒調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心理問題,但仍可能因為壓力和責任感產生焦慮型的心理障礙,而不適應性的認知情緒則對心理健康不利。因此,重視臨床護士的認知情緒調節能力培養,及時進行心理支持和輔導,有利於臨床護士對負性事件的正確處置和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從而促進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王君瑋,孫慶珠. 三級甲等醫院護士心理安全感及影響因素的調查[J].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2012,18(4):393-395.
[2] 臨床護士認知情緒調節與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研究[J]. 護理管理雜誌,2012,12(10):719-720,723.
[3] 賀屏. 新畢業護士認知情緒調節與應對方式狀況及其影響因素[J]. 國際護理學雜誌,2012,31(10):1959-1960.
[4] 程曉紅,閆雪嬌. 北京三級甲等醫院新護士心理健康狀況與工作壓力源調查[J]. 中華現代護理雜誌,2012,18(29):3477-3480.
[5] 靳玲,吳玲. 新疆某綜合醫院臨床護士認知情緒調節策略的現狀分析[J]. 護理學報,2012,(19):3661-3663.
[6] 曾瑩. 培養護士心理護理能力的幾點經驗[J]. 中國醫藥導刊,2012,14(1):146,155.
[7] 孫晶,薑潮. 護士組織公平感現狀及其與情緒耗竭和心理健康的關係[J]. 中國護理管理,2012,12(12):28-31.
[8] 董旭婷,趙梅,王維利. 護士心理契約對職業認同水平的影響[J]. 中華護理雜誌,2013,48(3):245-248.
[9] 齊玉梅,王生鋒,張紫琪. 臨床護士心理控製源與工作績效的相關性研究[J]. 護理研究,2013,27(3):209-210.
[10] 萬婭姣,王英,夏添. 護士心理資本和職業認同的關係研究[J]. 護理學雜誌,2013,28(3):56-58.
(收稿日期:201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