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伏梅毒對胎兒的危害較大,患者感染梅毒螺旋體,但並沒有任何器官、係統的梅毒症狀,常常造成患者的疏忽,而耽誤了治療,引起胎兒的先天性梅毒感染。
對於梅毒的治療主要采用青黴素,針對不同類型的梅毒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療劑量,但均需在治療3個月~1年後複查,以保證徹底充分治療,同時其性伴侶也必須治療。
預防梅毒:隻要杜絕不潔的性生活即可有效地預防。
淋病
淋病是主要經性傳播的一種泌尿生殖係統的傳染病。但通過淋病的雙球菌汙染的馬桶、浴巾、浴盆、食物等,也可傳染淋病,此類傳染是女孩感染淋病的主要途徑。淋病是由淋病雙球菌引起的。淋菌易侵犯男性的前尿道、後尿道、前列腺、精囊、附睾和女性的子宮頸、尿道、尿道旁腺、子宮內膜及輸卵管等,引起這些部位的炎症。
淋菌進入泌尿生殖係統後,在粘膜細胞表麵繁殖,然後在粘膜細胞內繁殖。淋菌死亡後,其分解的產物可導致龜頭及子宮頸的炎症。淋菌還可進入到粘膜下層,使粘膜下層的組織壞死,而壞死後的組織可修複形成瘢痕,從而引起尿道狹窄、輸卵管、輸精管閉塞而造成不育。而尿道狹窄則可引起腎盂擴張、腎盂、腎炎等疾病。
淋菌感染後的急性症狀主要表現為急性尿道炎、尿道內有瘙癢及燒灼感,尿道口紅腫,出現尿頻、尿痛、尿急及排尿困難,女性還表現為白帶增多,或有程度不等的下腹疼痛等。
如果未經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徹底,則可演變為慢性尿道炎,在女性則可發展成泌尿生殖係上段的炎症。由於炎症反複、持續發作,可造成尿道狹窄,輸精管閉塞,女性可出現輸卵管粘連、阻塞、積液、盆腔炎,常可繼發不育不孕症。
雖然淋菌不能感染子宮內的胎兒,但是在分娩的過程中,胎兒可經陰道感染,引起新生兒的淋菌性眼炎。一般在出生後2~3天後出現眼瞼嚴重的發紅腫脹,並有膿性分泌物,可引起角膜穿孔,導致失明。
淋菌還可引起淋菌性咽炎、肛門直腸炎、淋菌性關節炎、敗血症、心內膜炎或淋菌性腦膜炎等多種疾病。
淋病的治療應及時,盡量在淋病急性期積極治療,以期完全治愈,不然則治愈的幾率降低。新生兒淋菌性眼炎則必須治療,在靜脈點滴抗淋菌藥物的同時,眼部應外用生理鹽水衝洗,並用紅黴素眼藥水。治療淋病最常用的藥物是青黴素、壯觀黴素、頭孢三嗪、氟呱酸、氟嗪酸等等。在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其性伴侶也應治療。淋病治愈後,應無再感染史,症狀全部消失,尿液澄清。治療後1~2周,複查兩次,均不應該再發現淋菌。
白色念珠菌
白色念珠菌屬於真菌,是人體內的正常菌群。在一般人的腸道、陰道、皮膚粘膜上均存在,通常情況下不會引起疾病,隻有當機體衰弱時才會引起疾病。
白色念珠菌致病通常是糖尿病、腫瘤、懷孕以及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免疫抑製劑、糖皮質類固醇等特殊的病理或生理時期。對於白色念珠菌的感染,除了治療真菌感染外,最重要的是治療原發病,去除誘因。
孕前要治療的一般性疾病
有些疾病雖然不會引起胎兒的先天畸形,但是卻可能使孕婦的健康受損或加重孕婦的病情,因此,在孕前應治療這些疾病,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製,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懷孕。
心髒病
目前,我國的傳染性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製,心腦血管疾病和腫瘤已經成為嚴重危害人們健康的疾病。而心髒病中受懷孕影響最大的是風濕性心髒病和先天性心髒病。
由於懷孕和分娩都是處於特殊的生理時期,此期的循環係統受到的影響較大,如孕期血液循環總量增加,在妊娠的32~34周時達到高峰期,血液動力學改變較大,每搏輸出量加大,心率加快,心髒的負擔加重。此外,由於子宮增大,膈肌上升,心髒的位置發生輕微的改變,大血管彎曲,導致心髒的負擔增加。分娩時,在第一產程階段,子宮每次收縮約有500毫米血液被擠入周圍循環,使回心血量增加,使右心房的壓力增加,並且造成左心室的負擔進一步加重。在第二產程,心髒的負擔是最重的。子宮收縮,腹肌和骨骼肌都參與收縮,使循環係統的外周的阻力增加;產婦生產時,用力憋氣,使肺循環壓力增加,腹壓增加,大量的血液回流心髒,使心髒負擔急劇增加。而在胎兒娩出後,子宮迅速縮小,腹腔內壓力劇減,回心血量減小,當胎盤娩出後,排空的子宮收縮時,大量血液從子宮湧人體循環,使心髒負擔加重。在分娩時,先天性心髒病患者和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極易造成心力衰竭,造成嚴重後果。而產婦在產後24~48小時內,除了子宮收縮,致使大量的血液進入體循環外,同時組織內原來瀦留的液體也開始進入血循環,使循環血量再度增加,一般經過4~6周的時間,待腎髒排出多餘的水分時,才能恢複正常。
患心髒病的女性懷孕時,有可能加重心髒的負擔而造成嚴重的後果,但是並不是患有心髒病的女性就不能懷孕。由於機體作為一個協調的有機的整體,當心髒受到疾病損傷或心髒負荷加重時,體內可以出現一係列的代償活動,通過代償作用可以使心髒的功能維持在一個相對正常的狀態。但是這種代償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當機體的代償作用也不能克服心髒功能障礙時,則會引起失代償狀態,造成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