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孕前的身體準備(4)(3 / 3)

如腎陽不足之人,可選用溫補腎陽之品,如冬蟲夏草、杜仲、鹿茸、蛤蚧、海馬、仙靈脾、菟絲子、胡桃肉等;腎陰虧損之人可選用滋補腎陰的藥物,如枸杞子、生地黃、女貞子、桑寄生、桑葚子、何首烏、旱蓮草等。

此外,宜少服止痛藥。原因是常服止痛藥,有導致發生止痛藥性腎病的危險,會損傷腎功能,平時對腎髒有損害的藥物,如卡那黴素、慶大黴素、鏈黴素和多種利尿藥,也應少用或不用。

飲食養腎應注意的事項

(1)蛋白質不宜多食

盡管蛋白質是重要的營養物質,但總不是多多益善,因為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必須通過腎髒排泄,蛋白質的攝入以每日每千克體重1克左右為宜。

(2)不宜過度節食,否則易患腎下垂

減肥的原理大抵有2條:第一,減少營養攝入,以避免脂肪積存,如節食減肥;第二,增加能量消耗,以去掉多餘的脂肪,如運動減肥,比較而言,運動減肥更為科學。因為適當合理的運動不但能夠選擇性地減少最易積存在女性腹部、臀部、大腿等部位的脂肪,而且可以同時加強全身其他部位的肌肉、韌帶、骨骼的力量,使人“瘦”而健壯。許多女青年不了解這個道理,為了追求形體美,單純靠過度節食減肥,結果雖然體形苗條,身體卻瘦弱了,還可能引出許多其他的疾病,腎下垂就是其中的一種。

(3)在飲食上不宜多吃鹹,養成淡食的習慣

原因是鹽的攝入比較多,這會增加腎髒的工作負擔,易於引起心、腦、腎、血管等疾病,易於發生腎髒細小動脈硬化。一般說,成年人每天攝入食鹽應不超過6克為宜。

(4)為了保護腎髒,還宜養成飲水的習慣

一日三餐所含的水是不夠的,應通過飲水來補充,在氣溫高的季節飲水更應多些。成人要保持每天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古人提出,每天晨起空腹先飲水1~2杯,等於衝洗一下髒腑,有利於體內代謝廢物的排泄,可起到減少腎髒疾病的發生。

(5)及時控製感染

如遇患扁桃體炎、齲齒、皮膚感染時,應積極進行治療,以免引起腎炎。

孕前須治愈的疾病

孕前3個月,夫妻都要保證身體健康,任何一方患有結核病、肝炎、腎炎,特別是患有心髒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哮喘、癲癇、腫瘤及性病都不宜受孕。即使病愈,也要在病愈3個月後再懷孕。

孕前防治帶下病

狹義的帶下,是指女子陰道的分泌物而言,古有“十女九帶”之說。它有生理性帶下與病理性帶下之分。生理性帶下正如王孟英所言:“女子生而即有,津津常潤,本非病也。”病理性帶下,指陰道內分泌物異常增多,或色、質、味發生改變,或伴有某些症狀,即所謂帶下病。

白帶

白帶是指從陰道裏流出來的少量帶黏性的液體,它是由陰道黏膜滲出液、脫落的上皮細胞、宮頸黏液、白細胞和少量的前庭大腺分泌液組成。正常的白帶為乳白色,無氣味,無刺激性,呈蛋清樣或稀糊狀。白帶內含有一種乳酸,可以抑製部分細菌的生長繁殖,對生殖器具有保護作用。

白帶主要來源於以下幾方麵:

①正常的子宮和輸卵管所分泌的少量液體。

②小陰唇內豐富的皮脂腺所分泌的少量皮脂。

③前庭大腺開口處所分泌的黏液,尤其是在性欲衝動時,分泌量便增多。

④子宮頸內的黏液腺體所分泌的黏液(這是白帶的最主要來源),這種黏液的性狀、黏度很像蛋清,分泌量及黏度常隨雌激素水平的高低而變化,激素水平高,分泌量就增多了。

⑤陰道黏膜下的毛細血管滲出及其所混雜的脫落上皮細胞。

自帶是女性生殖器官有益的“防禦線”,正常的白帶不僅對健康沒有損害,而且有益。平時陰道內寄生著大批的“陰道杆菌”,這類細菌能分解陰道上皮細胞中的糖原,使陰道保持酸性,使外來的致病菌在這裏沒有生存之地。但陰道杆菌無法在幹燥的環境裏生存,必須保持濕潤才能生長旺盛,而白帶可不斷地塗布陰道四周,使陰道保持一定濕度,所以能有效地防止致病菌的入侵。而子宮頸口平時也糊著一層稠厚的堿性液,這也是預防感染的一道“關卡”,有些不怕酸的病菌即使僥幸地通過了陰道,也會在這裏遭到覆滅。

病理性白帶

如果白帶量很多,顏色及性狀發生改變,甚至有很濃的腥臭味就不正常了,醫學上稱為病理性白帶。

病理性白帶增多可以根據白帶的色、質、量及伴有症狀等特點來初步推測其病因。婦女也可以根據白帶的性狀進行自我觀察,以便及早發現病理性白帶,及時治療。為了便於白帶的自我觀察,建議不要穿著顏色深的內褲,特別是深紅色、紫色內褲,而穿著淺色或白色內褲,這樣不僅能反映白帶的量,還能顯示出白帶的顏色變化。

常見的幾種病理性白帶性狀特點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