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萬物競長,陽極陰生,萬物誠實。用中醫學的觀點來看,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體,此時都是陽氣盛於外。所以,夏季養生的一條基本原則是順應夏季陽盛於外的特點,注意養護人體的陽氣。
起居方麵
祖國醫學認為,夏季作息,宜晚些入睡,早些起床為宜,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衰的變化。夏季“暑易傷氣”,即炎熱的天氣易傷人體之氣,使人出現氣短、懶言、倦怠、頭昏、胸悶、口渴等症狀,所以勞動或運動,要避開烈日熾熱之時,並注意加強防護。最好在午飯後睡一會兒,一則可消除疲勞,二則避開炎熱之時。
每天洗1次溫水澡是酷熱盛夏最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這不僅能鍛煉身體,而且能洗掉汗水、汙垢,使皮膚清爽,消暑防病。
夏季炎熱,人體腠理開泄,易受風寒濕邪侵襲,故睡覺時不宜吹風扇,更不宜夜晚露宿。在有空調的房間,注意不要讓室內外溫度相差太大。納涼時,最好不要在過道裏,以防“賊風”入中而得病。
飲食方麵
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人們也不要吃太涼的飲食,如吃溫熱一些的食物,因為寒涼飲食能傷害脾的陽氣,造成腹脹、大便瀉泄等脾氣虛的症狀。並且夏季最好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多吃清淡易於消化的食物。食如綠豆粥、紅小豆粥、荷葉粥等,這些粥有的能清熱解暑,有的能降低血脂。夏季是瓜果蔬菜的旺季,多吃營養豐富的西瓜、西紅柿、萵苣、扁豆等,對增強體質有一定作用。此外,夏季濕熱的氣候環境適合細菌的生長及繁殖。食物極易腐爛變質,因此夏季要注意飲食衛生,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淨。
運動方麵
夏天進行鍛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公園、河湖水邊、庭院空氣新鮮處。鍛煉項目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宜,有條件最好能到高山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夏天不宜做過分劇烈的運動,因為劇烈運動可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僅損傷人體陰津,也耗傷陽氣。
精神方麵
在炎熱的夏季,尤其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因為神氣充足則機體功能旺盛而協調,神氣渙散則人體的一切功能遭到破壞。
防病方麵
夏季酷熱多雨,暑濕之氣易乘虛而入致疰夏、中暑等病。
孕前秋季養生
秋天養生,除了養陰以外,祖國醫學還認為,人體五髒與五時相應,肺是與秋天相應,即是說,秋天養生,尤其要注意養肺。具體方法是:
(1)常練“咽”字功
因為練“哂”字功可以養肺,並治肺髒諸病。早晨擇空氣清閑之處,先調勻呼吸,緩緩以鼻吸入清氣,當吸至最大限度時,再慢慢呼氣。在呼氣時,牙齒輕閉,並輕念“咽”字,待氣全部吐出後,再用鼻子吸清氣。上述一呼一吸,可連續做30次左右。經常練之,對呼吸氣促、咳嗽痰盛諸症均有效果,更能調養肺氣,預防感冒。
(2)“秋凍”
俗話說:春捂秋凍。意思是入秋後加衣不要過早、過多,應適當減慢添衣的速度,讓機體經受涼氣的鍛煉,增強耐寒能力。
(3)宜多摩鼻、浴鼻
不少人鼻腔黏膜對冷空氣過敏,秋季一到,便傷風、流涕。除去必要治療外,應常按摩鼻部,這是因為“鼻為肺竅”,是邪氣侵犯肺髒的重要門戶。做法是:將兩手拇指外側相互摩擦,有熱感後,用手拇指外側沿鼻梁、鼻翼兩側上下按摩30次左右,然後,按摩鼻翼兩側的“迎香穴”20次。可增強鼻的耐寒能力,亦可治傷風、鼻塞不通。
(4)要謹慎起居
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於是,起居要相應改變。古人雲:“早臥早起,與雞俱舉”,意思是在秋天,人們要早點睡覺,早點起床。因為秋天晚風涼肅,人由夏時而來尚不能完全適應,故而早臥,既順應陽氣之收,又避涼氣入中。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之太過。
(5)加強運動調養
秋季天高氣爽,氣候幹燥,而人的肺髒喜歡清肅濡潤,故秋燥之氣最容易傷肺陰。為了增加肺髒的功能,在選擇鍛煉方式時,應逐漸增加以“調氣調神”為主的氣功鍛煉,使人體上下氣體貫通,這樣有益於肺髒的功能,此外,清晨閉目叩齒21下,咽津,以兩手搓熱慰眼,於秋三月行此,極能明目。
(6)要注意保持室內一定濕度
秋季空氣中的濕度小,風力大,汗液蒸發得很快,易使人皮膚幹裂,還可有毛發脫落。故必須注意保持室內一定濕度,並注意適當補充水分。
孕前冬季養生
嚴寒的冬季是從立冬開始,此時,人們又應該怎樣養生,以使身體健康呢?
(1)冬防嚴寒
嚴冬,氣溫明顯下降,有些人經不住天寒地凍而生病了。寒冷刺激引起的疾病可分為2種類型,一類是冷損傷,如凍瘡;另一類是冷敏感,如寒冷性多形性紅斑綜合征等。治療冷損害以防寒保暖為主,有時可服用一些活血化淤、溫裏散寒的中藥,如當歸、紅花、桃仁、附子、赤白芍等。平時還要參加體育活動,特別是加強手腳的活動,所謂“動則生陽”即是此意。若冬季驟然轉暖,一些傳染病就會流行,其中對人們威脅最大的莫過於流行性感冒。為了有效地預防流感,居室內部要經常通風,也可用醋熏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