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治這些汙染,首先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理發,換洗衣服,曬被褥。其次,室內要經常掃地、拖地板,對家具要用濕抹布擦洗,防止灰塵飛揚。床下亦要經常清掃,不要堆積雜物。
另一重要措施是經常開門開窗,通風換氣。在夏季,宜晝夜24小時開窗;冬天天氣嚴寒,每天亦應開窗2~4次。在安排居室時,應把向陽的房間作為臥室。
陰虛體質宜采取的養生法
體質,即機體素質。祖國醫學認為,陰陽平衡是正常體質,但正常體質之人不是很多,因為人們總要受到外來諸多因素侵襲或幹擾,如自然界的風寒燥濕暑熱六濕之氣,喜怒憂思悲驚恐七情這些因素侵襲人體後,即可導致人體陰陽的偏盛偏衰,氣血運行的障礙,從而形成各種不良的體質,這些不良體質輕者尚可慢慢調理,但孕前必須好好養生,尤其要利用藥物糾正不良體質。
所謂陰虛體質,是指陰液不足(組成人體的物質虧損,如血液、津液、陰精虛少)的體質。其體質特點是形體消瘦,麵色蒼暗或潮紅,平素口燥咽幹,心裏時時煩躁不安,手心腳心經常發熱,睡眠少,大便幹燥,小便黃,不喜歡過春天、夏天,願喝冷飲,脈搏特點是又細又快,舌質紅色,舌苔少。其養生方法是:
(1)要加強精神調養
陰虛體質之人性情急躁,常常心煩易怒,平素要加強自我涵養,自覺地養成冷靜、沉著的習慣。在生活和工作中,對非原則性問題,少與人爭,以減少激怒,要少參加爭勝負的文娛活動。
(2)要注意環境調攝
由於此種人形多瘦小,而瘦人多火,故常手足心熱,口咽幹燥,常畏熱喜涼,冬寒易過,夏熱難受。因此,每逢炎熱的夏季,應注意避暑,有條件的應到海邊、高山之地旅遊。“秋冬養陰”,這是祖國醫學在秋天、冬天養生的一個重要原則,此條原則對陰虛之人尤為重要,這是因為秋季氣候幹燥,更易傷陰。同時,要注意環境應安靜,最好住坐北朝南的房子。
(3)在飲食調養方麵,要遵循保陰潛陽的原則
宜多食芝麻、糯米、蜂蜜、乳品、甘蔗、蔬菜、豆腐、魚類等清淡又能滋陰的食物,並著意食用沙參粥、百合粥、枸杞粥、桑葚粥、山藥粥。經濟條件較好者,可食用燕窩、銀耳、海參、淡菜、龜肉、鱉肉、冬蟲夏草燉老雄鴨。對於蔥、薑、蒜、韭、薤、椒辛辣燥烈之品則應少吃。
(4)在體育鍛煉方麵,應不宜過激活動著重調養肝腎功能,太極拳、八段錦、內養操等較為適合。
(5)要注意藥物養生
若陰虛體質之人使用上述各種養生方法效果不明顯,就要加強藥物養生。可選用滋陰清熱、滋養肝腎之品,如女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蓮草、麥門冬、天門冬、黃精、玉竹、玄參、枸杞子、桑葚、龜板諸藥,上述諸藥均有滋陰清熱之作用。如喜用中成藥,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常為首選。由於陰虛之體質,又有腎陰虛、肝陰虛、肺陰虛等的不同,用藥時要隨其陰虛部位和程度而調補之。如肺陰虛,宜服百合固金丸;心陰虛,宜服天王補心丸;脾陰虛,宜用慎柔養真湯;腎陰虛,宜服六味地黃丸;肝陰虛,宜服一貫煎。
陽虛體質宜采取的養生法
所謂陽虛體質,是指人體各種功下的體質。其體質特點是形體白胖,麵色淡白無華,時常倦怠,不耐勞力,動則喘促,平素惡寒喜暖,小便清長,大便時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脈沉乏力,舌淡胖有齒痕,喜過春天、夏天,不喜秋冬。其養生方法是:
(1)在精神方麵
此種體質之人,常表現出情緒不佳,如肝陽虛者善恐,心陽虛者善悲。因此,要善於調節自己的情感,消除或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
(2)環境調攝
此種人適應寒暑變化之能力差。稍微轉涼,即覺冷不可受。因此,在嚴寒的冬季,要“避寒就溫”,而在春夏之季,要注意培補陽氣,“無厭於日”。有科學家指出,如果能在夏季進行20~30次日光浴,每次15~20分鍾,可大大提高適應冬季嚴寒氣候的能力。又因為夏天人體陽氣趨向體表,毛孔、腠裏開疏,陽虛體質之人切不可在室外露宿,睡眠時不要讓電扇直吹;有空調設備的房間,要注意室內外的溫差不要過大,同時避免在樹陰下、水亭中及過堂風很大的地方久停。若在夏季不注意防寒,隻圖一時之快,容易造成手足麻木不遂或麵癱等中醫所謂的“風痹”病的發生。
(3)要加強體育鍛煉
祖國醫學認為“動則生陽”,故陽虛體質之人要加強體育鍛煉,春夏秋冬,堅持不懈,每天進行1~2次。具體項目,因體力強弱而定,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內養操、工間操、球類活動、各種舞蹈活動等。亦可常進行日光浴、空氣浴,強壯衛陽。
(4)在飲食調養方麵
應多食有壯陽作用的食品,如羊肉、狗肉、鹿肉、雞肉;根據“春夏養陽”的法則,夏日三伏,每伏可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湯一次,配合天地陽旺之時,以壯人體之陽,最為有效。
(5)注意藥物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