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民國範建築是這樣煉成的
“民國範兒”是個什麼範兒
(編輯/懌城)
回首辛亥百年,探望民國建築遺存發展曆程,方能摸清這曆史發展的脈絡,看看民國範是如何煉就而成。
像選擇服裝一樣選擇住宅風格
19世紀50年代之前,中國建築是根據一定的模式和規則建造,簡單明了。雖然全國各地由於氣候、地理等各種因素,建築形式也有很大差異,但是各地的工匠隻是沿用各自繼承下來的方法進行建造。於是,每個地區的建築自然形成統一的風貌。
近代以後,新的結構體係、新的職業——建築師、新傳入的文化……突然間有了那麼多種與往日迥異的炫目的風格出現在人們眼前。而且隻要足夠富有,就可以像選擇服裝式樣一樣去選擇住宅的風格。可以選擇的住宅風格,又和服裝式樣一樣成為主人身份與品味的象征。因此住宅的風格問題便成了一個值得思量的問題,就像今天的室內裝修一樣。
辛亥革命刮起民國風
19世紀90年代末期到辛亥革命,歐洲地方風格、古典主義風格、現代主義風格、裝飾風格,甚至殖民地風格、日本風格等紛紛登陸中國,裝飾著近代中國的新住宅。可以說近代中國是西方不同時代的風格一齊出現,從而形成了中國的近代建築風格。這正是我們民族觀念近代化的起點在建築上的反映——帶著對西方殖民者既仇視又羨慕的心理。
說起百年辛亥革命的百年建築文化遺產,隻要視野開闊,就會發現遍布國內諸多大城市的辛亥革命紀念建築、遺址及相關曆史遺存。1911年10月在湖北武昌爆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紀中國發生的第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深遠曆史變革,它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製製度,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在中外均產生重要的曆史作用。
回首民國重點建設的十大城市,南京是民國政府所在地,上海是南京的東南大門,徐州是南京的北大門,北平(現北京)是北方思想的集中地,沈陽是東北第一大城市,還有洛陽,天津,西安,武漢,重慶都被列為民國重點建設城市。
上海對辛亥革命的貢獻是無可爭議的。自黃花崗起義失敗後,宋教仁、陳其美、譚人鳳等就在上海籌備成立同盟會中部總會,上海一度成為整個長江流域革命運動的領導中心。
對於辛亥革命的意義,正如胡適在文中所述,它“造成了一個大解放的空氣”。辛亥革命百年過去了,雖難以詮釋百年中國的發展模式,但從此種意義上看,辛亥革命建築文化遺產確實可謂中國近代建築的經典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