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請好好對待你的孩子吧!因為,你不知道,你的鼓勵可能會使一個孩子勇敢地前行!而有些時候抱怨則會掩蓋掉你原有的愛心,消磨掉孩子的信心。
有個孩子上學的時候物理成績非常差,一次考試得了8分,另一次考了28分。老師很想鼓勵他,就想了一個方法。老師說:“同學們用這次的考試成績減去上一次的成績,誰的結果達到20分了?”這個孩子便高高地舉起了手,老師順勢說:“同學們,這次考試誰的進步最大?”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出了那個孩子的名字。從此以後,這個孩子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最終成為一名物理學家。其實這個孩子原來並不喜歡物理,但是這位老師的鼓勵使他有了自信,從而產生了學習物理的興趣。如果當初老師抱怨指責孩子,那麼他很可能就不會成為物理學家。
可見,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懂得,一切的成果均來自於他自身的努力,就算哪一天失敗了,那是因為他不夠努力,如果能夠更努力,他一定可以取得成功。這樣的鼓勵,將對孩子的成長產生積極作用。
把樂觀體現在生活細節上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開心快樂地成長,這種快樂並不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如果你想讓孩子樂觀、開朗,就要幫孩子建立一個與人溝通的環境。但有些父母因為怕孩子學壞,就不願意讓孩子走出家門,這樣做時間長了就會把孩子與外界隔離開,孩子會容易孤僻,不喜歡與人打交道。也有的父母不喜歡與人打交道,總是消極地回避與人相處,帶孩子在外麵玩的時候,站在一邊一言不發。其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父母不愛說話,自然就會使孩子少了與外界溝通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會越來越內向,就很難形成樂觀的性格。
要使孩子開朗、快樂,父母就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多帶孩子到室外玩,見到陌生人也要讓他打招呼
很多父母都怕孩子被陌生人傷害,不讓孩子接觸陌生人,以至在孩子的世界裏,陌生人越來越等同於壞人。其實在你關上這扇門的同時也關上了孩子的世界,有很多人是因為喜歡孩子才會主動上來打招呼的,而且,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接觸越來越多的人,應該讓他知道有好人也有壞人,而不是所有不認識的人都有可能是壞人。
2。多和孩子做遊戲
現在家裏一般都是一個孩子,所以做父母的就要參與進來,經常與孩子在一起玩耍,讓孩子知道遊戲是大家在一起玩才有意思。而有的父母在孩子麵前非常嚴厲,也不願意與孩子在一起玩耍,雖然表麵上威嚴了,但在孩子的心裏也拉遠了親子之間的距離。
3。父母要主動與人打招呼
即使身邊是不認識的人,也要沒話找話聊上兩句,孩子長大了,不用你教他自然就會與人交流了,越是在陌生的環境裏越能鍛煉孩子的適應能力。
4。經常讓孩子獨立去完成一件事情
比如在吃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去要餐巾紙、番茄醬等,一來可以鍛煉他的膽量,二來也教會了他怎麼使用禮貌用語。
5。到一個新環境前要提前給孩子做好工作
父母要提前告訴孩子可能會遇到的事情或人,比如要去幼兒園了,讓他先學會自我介紹,去朋友家串門,先讓他看看照片等,讓他先有個大概的認識,孩子的適應過程就會縮短。
6。給孩子玩的時間
很多父母怕孩子的手弄髒了,這個也不讓摸,那個也不讓碰。而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接觸新鮮的東西,喜歡玩土,喜歡玩沙子。如果什麼都不讓他動,甚至手摸髒了還要跟他發一頓脾氣,那他還有快樂嗎?因為怕髒而不讓孩子玩是最沒道理的,手髒了可以再洗,性格養成了就不容易再改了。
7。父母盡量減少在孩子麵前爭吵
吵架最容易影響孩子,孩子長大後會說的話大部分來自於父母,所以父母應盡量控製別在孩子麵前說氣話。良好的家庭氣氛可以讓孩子保持樂觀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