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身為父母,不能永遠跟在孩子的身後料理他的生活,孩子也總有一天會離開父母獨自生活。因此,父母應該大膽地放開雙手,讓孩子承擔起他可以承擔的責任和義務,讓孩子在責任和義務中不斷成長起來。更何況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不會做那些大多數同齡人都會做的事情,並不是因為他們天生笨、學東西慢,而是因為父母不能給孩子適當的“做”的機會,以至於造成了他們的無能。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常常叫孩子起床、幫孩子疊衣服、幫孩子把疊好的衣服收到衣櫥裏、幫孩子整理書包、喂孩子吃飯、幫孩子穿衣穿鞋。事實上,這些事完全是孩子能夠自己完成的,而且隻要父母能夠給他們機會或給予適當的引導,他們也會樂意去做的。
9歲的航航放暑假了,父母問他暑假有什麼打算,航航說想學遊泳和做菜。父母聽了後說:“學遊泳好,能鍛煉身體,但你還小,而且做菜也很容易被燙到,再說你是男孩,學做菜做什麼?”航航聽了這話不甘心地說:“做了才知道呀,你不是常說要試一試才知道能不能做嗎?而且我就是喜歡做菜,爸爸不是也常做菜嗎?”父母想了想對航航說:“你說得對,那你就試試吧,我們一定會認真教你的。”於是,在整個暑假裏,航航每天早上寫兩個小時的作業,然後就去學遊泳。遊泳回來後,父母就會給他一些錢,讓他喜歡吃什麼菜就自己去買。買回來後,航航就把菜洗幹淨,然後在父母的指導下學習切菜和炒菜,他學起來很認真,做得也認真,幾次過後,航航已經會做不少菜了。
可見,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笨,而是父母沒有給孩子“做”的機會。所以,要想擁有一個聰明能幹的孩子,父母就要放開自己的手,讓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成長!
縱容孩子是不明智的做法
現代家庭的結構有很多都是“4+1”的家庭結構形式,也就是孩子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都圍繞著一個孩子打轉。在這樣的家庭結構下,很多父母對孩子可以說傾注了所有的心血。但結果卻由於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久而久之就使孩子越來越任性。麵對孩子的任性,很多父母不是及時采取措施糾正,而是視而不見或者認為這是孩子的個性所在,最終使其任性的性格發展到無法控製的地步。
胡宇是個很任性的小男孩。平時,他想要什麼的時候就一定要得到,不然就撒潑打滾,哭鬧不休。因為胡宇是家裏的獨生子,父母對他很寵愛,他任性的時候也就會盡量滿足他的要求。有一天晚上,胡宇想吃紅燒肉,父母因為工作忙沒來得及買肉,就沒有給胡宇做紅燒肉,結果胡宇就賭氣不吃飯了,爸爸罵了他一句,胡宇就幹脆躺在地上大哭大鬧,一會兒又跳起來把桌子上的東西全部扔到地上,連父母剛端上桌的菜也掃到地上,還哭著說要是吃不到紅燒肉自己就不吃飯了。最後,無奈的媽媽隻好從外麵的店裏買回了紅燒肉,胡宇這才善罷甘休。
爸爸媽媽對胡宇的這種任性的性格感到有些擔心,但他們想胡宇還小,小孩子任性一些不會有什麼大事情的,等他年紀大些了就會好了。沒想到隨著年齡的增長,胡宇越來越任性,而且很愛發脾氣,一旦與人發生矛盾,他就會毫不猶豫地與人動起手來。但父母仍然覺得胡宇這樣可以不受其他人的欺負,因此還感到很高興。但是後來,父母開始發現事情有些嚴重。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胡宇要去見一個網友,父母為了保證他的安全就堅決反對。一家人僵持了一會兒,生氣的胡宇竟然操起一隻小凳子就向父母打去,父母躲開以後,胡宇就跑了出去,而且好幾天沒有回家。胡宇的父母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居然會向自己動起手來,這讓他們不免有些難過和後悔。
父母對孩子的任性的縱容可以說是不明智的做法,它極其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任性的孩子一般遇事容易激動,情緒波動大,一切從感情出發,我行我素,難以接受勸告,發展下去易形成蠻橫無理、胡作非為的性格,甚至會做出一些讓人後悔終身的事情,嚴重影響孩子以後的人際關係、工作和生活。因此如果父母不能正確引導孩子的任性,對其身心健康是很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