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思想家培根有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你知道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百依百順。”無論是哪方麵的任性,也無論是由於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任其發展,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利的。因此,對孩子的合理要求,父母要盡量地給予滿足。但對孩子那些不合理的或過分的要求,就千萬不要縱容,更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放棄對孩子的嚴格要求,而要表示堅決的拒絕,並讓孩子知道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必須做。要知道,如果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得到了滿足,以後他就會習以為常,完全由著性子來。因此,父母一定不能對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有所讓步,更不能粗暴對待,打罵羞辱,而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巧妙的方式使孩子認識到任性的危害性。
何吟亮小的時候有很長一段時間和外婆生活在一起,而父母都在德國留學。何吟亮4歲的時候在外婆的陪伴下動身去德國。
這時候的何吟亮非常調皮,因為4歲之前由外公外婆照顧,她一向很受寵。在德國剛下飛機,在過邊境站時他竟然“檢舉”了父親解放軍的身份。當邊防檢查員過來檢查他們的護照時,小吟亮立即指著爸爸告訴那人說:“他是解放軍,他是解放軍。”但檢查員隻是笑眯眯地看著小吟亮,因為他根本聽不懂中國話。小吟亮感到沮喪極了。
問及此事時,何吟亮笑著說:“因為當時東西德還沒有合並,開車剛好要經過東西德邊境,我突然想起奶奶說過:‘到德國千萬別說爸爸是解放軍。’於是就想試試,心想:如果我說爸爸是解放軍,會發生什麼呢?”
來到德國後,飽嚐相思之苦的何煦輝夫婦想盡辦法與兒子多親近。白天抽空陪小吟亮玩,晚上睡覺前給小吟亮講故事。小男孩好玩好動,夫妻倆便從為數不多的獎金中省下錢來給吟亮買了很多玩具。
小吟亮懂得享受父母的愛,卻不懂得珍惜。有一次,媽媽花了10馬克給他買了一個玩具汽車,他卻將玩具車放在地上,然後使勁一踩。玩具車被踩壞後,小吟亮衝著父母哈哈大笑,一旁的外婆也跟著笑起來。
何煦輝夫婦感到非常震驚,他們立刻意識到小吟亮被外公外婆寵壞了,不能再讓他繼續任性下去。因此,他們嚴肅批評了小吟亮,這讓吟亮感到特別委屈,因為在湘潭外婆家的時候,他一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還沒有被這樣批評過。不過正是因為父母及時發現了小吟亮的任性,並批評他,才使他很快改掉了任性的毛病。
對此,何煦輝認為,當父母發現孩子身上有問題時,一定要立即教育、糾正,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放縱他,也不要因為是小事就不在意。要知道,孩子的毛病多存在一天,父母糾正起來難度就大一點,越是早糾正,效果會越好,孩子也越容易養成好的習慣。
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任性是一種不好的品質,父母、老師、同學都不會喜歡,而且任性會給親人、朋友造成感情負擔,以便讓孩子產生自覺改正這種不良性格的願望。在必要的時候,父母還要盡可能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上。等孩子情緒穩定後,父母就可以給予耐心的教育,指出他剛才為什麼不對、危害是什麼,並要求孩子下不為例。
00此外,當孩子任性時,如果現有條件允許,父母可采取不理睬的態度,這樣,孩子會感到沒趣,漸漸地就會自己終止任性行為,隨後父母就可以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於那些好勝心強的孩子,父母就可以用激將法克製其任性行為。對於那些自尊心比較強的孩子,父母就可以用誇獎法給孩子“戴一頂高帽子”,孩子會看重父母的誇獎從而終止他的任性行為。總之,方法很多,父母可根據孩子任性的表現,采取適當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何時,在教育孩子改正其任性的性格時,父母都千萬不要產生分歧,更不要在孩子麵前暴露出來,以免使孩子有“空子”可鑽。
保護孩子但不過度
每個人都會經曆世事變幻的滄桑,每個孩子都需要經曆一些風風雨雨才能成長起來。無論是幸福還是痛苦,無論是順境還是坎坷,都是孩子人生中的一筆財富,也是父母所無法阻擋,也無法承擔的。如果父母能放開雙手,讓孩子自己去麵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他才能盡快成長起來。相反,如果父母因為害怕孩子受傷而過度保護,不但不能讓孩子成長起來,反而會造成孩子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