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歌唱中“聲”與“氣”運用的基本技法(3 / 3)

再次,要保持用“吸”的感覺去歌唱。也就是“吸著唱”。讓喉嚨始終保持吸氣的感覺,像打嗬欠的狀態一樣在歌唱的狀態下,打開喉嚨,放鬆聲帶,將意念中的氣息向上稍提,產生懸於身體之上的感覺。喉嚨在保持“吸著唱”的狀態下自然打開,聲帶前端輕輕發聲,使聲帶在邊緣振動狀態下發聲,再以胸腹結合式的呼吸使喉位下降,聲帶逐漸伸展、變薄。這樣唱高音可以減緩氣流對聲帶的衝擊力,能夠有效保護聲帶,讓高音的演唱更加輕巧靈活,是歌唱時非常難得也是非常理想的狀態。

(3)歌唱中正確氣息的保持

歌唱中的呼吸運用問題其實就是指歌唱中如何保持和控製氣息。雖然說歌唱的呼吸同說話時的呼吸一樣,呼吸是人的本能,歌唱的呼吸應該自然、流暢、時刻保持一定力度。需要肌體各方麵的配合盡量要保持在自然的狀態下,不要讓身體的某一部位違反自然狀態,那樣才能保證歌唱的流暢與輕鬆,這一理論是不容置疑的。隻有在穩定的氣息支持下才能保障歌唱力度的均衡,形成有所支持的正確狀態。但是,歌唱時的呼吸畢竟是以藝術作品的表現為服務對象的,每一個聲樂作品都會有不同的藝術需要,音符有不同的長短、強弱和高低,所以呼吸不能在這樣的情形下仍然一成不變,而是要根據作品的需要加以控製。

在歌唱時,如果光靠氣息下沉的感覺,那是不可能發出聲音來的,因為聲帶就像簧片,本身並不能振動,而是要通過呼吸空氣,腹部回收,使橫膈膜向上推動氣息向上,經過喉嚨與聲帶摩擦才能發出聲音。在人的發聲過程中,橫膈膜的恰當使用可以讓發聲得到較強的氣息支持,從而在發聲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力度。當然,想要得到強大的氣息支持並不容易,必須有正確的呼吸方法,嚴格使用胸腹結合式呼吸,利用橫膈膜的作用輔助呼吸,並做到呼吸時穩定胸腔,這樣才能為得到正確的氣息打好鋪墊。

結語

歌唱是以人的嗓音來表達聲樂藝術的內在美和人的思想及情感的音樂形式。歌唱也是人類最直接、最自然的用來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是建立在掌握了歌唱的基本技法和表演的情感表達等各項基礎上的綜合性藝術。它不光代表歌唱藝術具體的形態,而且是在一個學科層麵的宏觀概念。演唱者需要以精湛的歌唱技巧,準確生動地詮釋出歌曲的思想和內涵,以誠摯的情感和動人的聲音去引起欣賞者情感中的共鳴,從而打動其內心。

參考文獻

1. 潘乃憲:《聲樂實用指導》,上海音樂出版社1994年版。

2. 徐小懿等編著:《聲樂演唱與教學》,上海音樂出版社1996年版。

3. 趙梅伯:《唱歌的藝術》,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年版。

4. 趙震民:《聲樂理論與教學》,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版。

5. 鄒本初:《歌唱學》,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0年版。

6. 弗 · 蘭皮爾蒂等著,李維渤譯:《嗓音遺訓》,上海音樂出版社2005版。

7. 石惟正:《聲樂學基礎》,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年版。

焦健:蘭州商學院藝術學院音樂係講師

責任編輯:霍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