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享帶來的“紅利”(2 / 2)

參與分享的網民數量越來越多,力量越來越強大,互聯網產業也隨之迎來“核聚變”,原來我們所熟知的商業模式,隨時可能成為泡影。每一個從業者必須認識到,如果你不能學會主動迎接,不對這種網民自由參與分享的精神保持敬畏之心,你就會被炸得粉碎。

移動互聯網的大遷徙已經開始

移動互聯網的出現,讓智能手機延伸了眼、耳、口等功能,成為人類新的器官。人類這種延伸自己的欲望與能力在不斷提升,前不久召開的2014騰訊WE大會中,出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產品,比如仿生貓耳朵、仿生狗尾巴,它們已經能夠傳遞人類的腦波與意識。

在移動互聯網中,一切連接都是高度智能化的。智能化是人類智慧高明的外延。智能化未來的諸多方向,比如深度學習、人機交互、空氣觸覺、腦機接口、生命基因、太空探測、生物感知、智能環境等等。人性才是智能化的最大入口,而它的出口則充滿種種奇跡。我們要做的,就是深入剖析人性並對其充滿敬畏。

對移動互聯網而言,預見性創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清晰地認識到:新的人群出現了!90後、80後和前輩相比,不僅僅是簡單的歲月變換,他們是移動互聯網催生出的具有新基因、新人性的新人類,正擠滿了騰訊諸多產品的各個端口。幸運的是,我們深刻意識到了這種變化,對公司內部員工進行了更新換代,讓同樣的新人類占據了騰訊各個產品的入口。

對於移動互聯網帶來的變化,大家喜歡用“顛覆”這個詞來形容,其實它更像一場大遷徙——從這個星球到另外一個星球!新的航海技術讓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掀起了人類一次大遷徙的浪潮;而移動互聯網的出現,則創建了一個新的數字星球,這將引起人類社會一次更偉大的遷徙之旅。

如何在企業高速發展期繼續保持創新活力?這是我們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在對騰訊內在轉變和經驗得失總結的基礎上,我曾提出了“灰度7法則”:需求度、速度、靈活度、冗餘度、開放協作度、創新度、進化度,其核心有三點:其一,容納用戶的任何細微的需求,保持更敏銳的觸覺;其二,包容創新者的錯誤,建立創新機製並維護創新氛圍;其三,拓展和合作夥伴的協作關係,在高速發展中我們不做封閉係統,而是要有意識地搭建共同進化的平台與生態係統。

《認知盈餘》

作 者:[美]克萊·舍基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未來是濕的》

作 者:[美]克萊·舍基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時代的變換》

作 者:徐昊 馬斌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