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實例】
“春節快照”英文組稿節選:
當假日意味著加班——中國春運中最忙碌的人 姚遠 盧國強 倪元錦
在中國,農曆新年是一年一度合家團聚的節日,也是人們最不願意加班的日子。然而對於某些崗位上的人來說,春節卻帶來了他們一年來最忙碌的時刻。
潤喉糖和創可貼
連日的購票長龍使得水杯成了售票員馬榮最不敢觸碰的物體。
在將近一個月的春運售票高峰裏,馬榮常常要一天工作12個小時。她窗口前的隊伍綿延到火車站外,焦急的購票者一個接一個地湧上前來,詢問和抱怨聲包圍著馬榮,不讓其有一刻清閑。
“因為害怕上廁所,我們不敢喝水——上廁所的三五分鍾可以賣出好幾張車票呢。”馬榮說。
作為天津火車站的一名老售票員,馬榮能熟練地在一分鍾之內賣出一張票,但一些熱門的火車票往往就在幾分鍾內即宣告售罄,讓很多苦等無果的購票者非常沮喪。
正是因為如此,馬榮“一刻也不敢離開窗口”,她隻得用“金嗓子喉寶”代替水,來緩解沙啞疼痛的嗓子。她的手指上纏滿了創可貼,因為快速數錢“往往會在手指上拉出許多口子”。
馬榮還要隨時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因為購票者們操著“全國各地的方言和口音”。
便宜的票價使得火車成為許多春節返鄉客的首選。其售票高峰往往在節前一段時間出現,焦急漫長的隊伍和焦頭爛額的售票員便是那時售票窗口的獨特風景。
北京火車站的一位楊主任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為應付這一年一度的春運高峰,不少假期勤工儉學的大學生也被招募來充當臨時售票員。
“她們挺不容易的,有個女孩兒第一次來,動作可能慢了點吧,被旅客給說哭了。”楊主任說。
焰火下的滅火員
打心底裏,22歲的周凱還是很喜歡那些節日爆竹的。
“記憶裏的過年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團圓飯,放爆竹。尤其是那種便宜的摔炮,小時候常和小夥伴們一起玩。”周凱回憶道。
周凱和爆竹的美好回憶一直持續到幾年前,當他成了一名北京的消防員。
中國人有放煙花點爆竹迎接農曆新年的傳統。在過去,劈裏啪啦的爆竹聲被認為能驅走惡鬼。但在周凱看來,這種節日習俗也招來了火患,讓消防員的除夕夜變得格外的忙碌和危險。
“每年除夕消防戰士都是和自己的戰鬥服一起度過的,我已經好多年沒回家吃年夜飯了。”周凱說。
今年幹燥的天氣使得北京的防火形勢格外嚴峻。此前,北京消防部門稱將投入7000餘名消防員,並在煙花燃放高峰期執行一級戰備執勤。
“我們年年都包餃子,不過等處理完所有火警後,餃子常常都涼了。”周凱說。
眼下周凱正考慮找個女朋友,不過有一個問題——“除夕夜我沒法陪她,隻能讓她和我父母在一起,希望爸媽能替我哄哄她。”
——摘編自新華社北京1月31日電
責編:譚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