傭金及業務經費
在費用的調節方麵,瑞豐高材的手段並不多,但非常有效。至少在上市前和解禁期,都起過大作用。
2010年是瑞豐高材上市前的關鍵一年,這一年營業收入增加了16205萬元,增幅達到40.97%。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好轉,主要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毛利率大幅下降,從2009年的24.62%急劇下降至2010年的17.91%。2010年毛利僅增加250萬元,增幅僅為2.57%。油價的上升、人員大量增加及固定資產大量增加等並沒有導致瑞豐高材2010年淨利潤下降,當年淨利潤反而增加927萬元,秘訣就在於調節費用。
雖然營業收入大幅增加,但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卻分別減少了237萬元及251萬元,2010年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紛紛創下新低,分別為5.96%及2.17%,合計為8.13%, 2011年略微上升至9.71%,除了這兩年,其他年度都不低於11.53%。2008年、2009年分別為11.53%、12.70%,2012年至2014年分別為12.34%、13.49%、12.70%。另外,2010年的營業外收入達到698萬元,為曆史最高,比2009年增加601萬元。通過一番運作後,2010年淨利潤的增長就輕而易舉了。
2010年銷售費用的下降與銷售提成有密切關係。瑞豐高材在招股書表示:“2009年較2008年銷售提成增加236.31萬元,增加幅度為13.79%,主要係毛利率大幅增加(由19.79%增加至25.51%),銷售提成計提額相應增加所致。2010年銷售提成較2009年度有所下降,主要係2010年公司產品主要原材料價格呈上漲趨勢,致使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由25.51%降至18.06%),從而使得銷售人員銷售提成減少所致。”那麼2011年毛利率繼續降低,為什麼銷售費用率卻上升而不是下降呢?如果招股書的理由成立,那麼2011年銷售提成應該下降。
大概是為了掩飾2010年虛增大量利潤而少計大量費用,從2011年起,瑞豐高材披露銷售費用時換了馬甲,不再單獨披露銷售提成,將差旅費及銷售提成放到業務經費裏麵,混在一起披露。這樣,2011年及以後就無法對比2010年銷售提成,外界也無從質疑。不過,從業務經費也可以看出異常。2011年業務經費2356萬元,增長76.71%,遠遠超過營業收入的增幅37.33%。
不難看出,2010年銷售費用率遠遠低於其他年度,2014年關鍵時刻,銷售費用率又開始下降。2011年、2012年營業收入分別增長37.33%、-1.65%,淨利潤分別下降10.53%、12.18%,而銷售傭金分別增長了34.97%、238.77%。2014年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增長11.44%、23.84%,而銷售傭金減少33.26%。銷售傭金成了利潤調節利器。
職工薪酬疑點重重
從招股書及年報披露的情況看,公司規模逐年擴大,員工數量逐年增加。2009年至2011年,員工人數分別為236人、305人、395人。盡管2010年的營業收入及業績是這3年中最好的一年,2010年員工數量也最多,但2010年職工薪酬為1492萬元,比2009年的1722萬元下降13.36%。2010年人均職工薪酬從2009年的5.65萬元下降至3.78萬元,降幅高達33.10%。2011年職工人數達到541人,人均職工薪酬再次下降至3.15萬元。作為領先級的企業,在全國工資都普遍上漲的情況下,職工薪酬一降再降,難道員工都是活雷鋒?
上市後,職工薪酬開始暴增,經過3年的增長,到了2014年人均職工薪酬達到了6.82萬元,比2011年暴增了116.56%。那麼,上市前通過少計大量職工薪酬,就能營造業績成長股的假象。
募投項目效益差
瑞豐高材IPO募集2.16億元。其中2萬噸/年MBS節能擴產改造項目需投入8550萬元,預計建設周期12個月。實施以後,公司將新增2萬噸/年MBS的產能,預測年均銷售收入29487萬元,年均利潤總額4558萬元。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47.4%,投資回收期3.4年。項目綜合效益狀況良好。15千噸/年ACR節能擴產改造項目需投入6000萬元,預計建設周期12個月。實施以後,公司將新增1.5萬噸/年ACR的產能,預測年均銷售收入18957萬元,年均利潤總額1980萬元。項目投資內部收益率30.5%,投資回收期4.5年。項目綜合效益狀況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