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宜華健康20億元收購謎團(2 / 2)

根據預案,愛奧樂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7月的淨利潤分別為-87.50萬元、-57.88萬元、108.08萬元。截至2015年7月31日,愛奧樂淨資產僅有1135.18萬元,此次收購PB高達26.43倍。

愛奧樂目前的主要產品包括血壓計、血糖儀及配套試紙、體溫計等醫療器械產品,用於血壓、血糖及體溫檢測。

對於一家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而言,研發實力無疑是其競爭力的核心體現,不過愛奧樂目前仍無任何發明專利,難符“高新技術企業”之實。

重組預案顯示,愛奧樂目前已經獲得實用新型專利3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另有1項發明專利尚在申請中。從時間點上來看,除了其中的1項實用新型專利外,其餘所有專利均是在2015年才獲得,公告日分別為2015年7月29日、2015年7月29日、2015年8月12日,發明專利申請時間為2015年4月20日。

結合宜華健康此次重組的時間節點來看,愛奧樂存在突擊粉飾專利數量的嫌疑,試問一家沒有核心專利技術的企業,拿什麼與同行競爭呢?

《證券市場周刊》記者通過京東商城搜索關鍵字“愛奧樂”,共搜到21個商品,包括血糖儀、血壓計、體溫計,其中評價數最多的一款產品是“愛奧樂血糖儀G-421家用”,但是也不過350人,大部分產品評價數在100以下,其中有6款產品評價數為零。

由此可見,愛奧樂主營產品的終端銷售並不是太樂觀。根據重組預案,愛馬仕與肖士誠承諾:愛奧樂2016-2020年度實現的扣非淨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2000萬元、3500萬元、4500萬元、5000萬元、5500萬元,從愛奧樂過往業績來看,要達到業績承諾恐怕存在較大難度。

此外,達孜賽勒康的業績含金量同樣令人擔憂。

達孜賽勒康的業務主要有兩塊,一塊是通過全資子公司天津誠康控股南昌三三四醫院,該醫院為非營利性醫院;另外一塊業務是與解放軍445醫院合作成立了腫瘤診療中心,達孜賽勒康負責提供設備和資金投入,解放軍445醫院負責提供醫技人員及醫療場地,兩者合作分成。

重組預案以“南昌四三三醫院是民辦非營利法人”為由,僅披露了腫瘤診療中心業務的財務數據,因此南昌四三三醫院的真實經營情況無法得知。

資料顯示,達孜賽勒康腫瘤診療中心業務2014年的收入、淨利潤分別為398.16萬元,104.34萬元;2015年1-7月分別為7476.76萬元、2953.28萬元。

截至2015年7月31日,達孜賽勒康的資產總額約為11319.40萬元,其中流動資產6375.60萬元,占資產總額的56.32%,主要為應收賬款。按照6375.60萬元的應收賬款計算,剔除掉17%的增值稅後對應的收入值為5449.23萬元,占達孜賽勒康成立以來總收入的比例高達69.2%,業績含金量存疑。

從運營模式上來看,達孜賽勒康主要負責提供設備和資金投入,那麼按常理而言,非流動資產中固定資產應該占到一定比例,但是重組預案卻顯示,達孜賽勒康非流動資產4943.8萬元,主要是無形資產,而非固定資產。

賣房籌錢

宜華健康此次收購愛奧樂和達孜賽勒康,全部采用現金支付,在目前資本市場上眾多的收購案例中並不常見。之所以采用這種方式,一方麵是全部現金支付不用通過發審委的審核,收購時間大大縮短;另一方麵,近幾個月以來,二級市場出現罕見性連續暴跌,如果仍然堅持在股價高位時采用發行股份方式收購,被收購方恐怕也很難答應。

為了籌措資金,宜華健康在公布收購資產計劃的同時,也出售了旗下的房地產項目股權,擬向控股股東宜華集團出售廣東宜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汕頭榮信投資有限公司、梅州市宜華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對價分別為21.44億元、1.17億元、1.15億元,合計23.76億元。

在2015年1月更名以前,宜華健康的主要業務為房地產開發,2013-2014年房地產業務的收入分別為7.29億元、1.58億元,隨著房地產需求持續低迷,尤其公司開發的樓盤主要集中在更為低迷的三四線城市,宜華健康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向醫療健康轉型,先後收購眾安康和參股友德醫,2015年上半年,宜華健康的房地產業務收入已縮小至0.55億元,醫療健康業收入則達到了3.67億元。

雖然醫療前景廣闊,但專業性強,介入會麵臨較大難度,而且專業的醫生和專家資源也可能會成為未來轉型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