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過去兩年一直都在實施的定向寬鬆一樣,這些創新性的流動性管理工具,並不能取代降準、降息等傳統的總量貨幣政策工具。事實也證明,正是由於上半年采取了積極的降準、降息措施,才迎來了經濟的略微企穩。所以,創新性的工具隻是傳統工具的補充,是為了讓一些領域的流動性傳導更為暢通。

如今的經濟下行壓力非常大,甚至連美聯儲的加息決策都在考慮中國經濟放緩可能帶來的負麵影響,僅僅依靠這些定向的寬鬆工具很難讓經濟再度企穩,四季度降準、降息仍然非常有必要。

央行抵押品管理框架

中央銀行抵押品是指在貨幣政策操作中,中央銀行要求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等交易對手提供的直接交易或償債擔保資產的統稱。

合格的央行抵押品就是潛在的貨幣,商業銀行可以將央行抵押品框架下的各種金融工具,通過一定的程序轉化為可用資金。

2015年初,央行出台了《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與常備借貸便利抵押品管理指引(試行)》方案,基本勾勒出了我國中央銀行流動性管理的抵押品工具框架。

但與主要經濟體央行的相關製度相比,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紀敏認為,中國的抵押品製度還存在著多方麵的不足:一是完整的抵押品製度法律框架尚處於逐步完善過程中,還存在較多的空白領域;二是抵押品的範圍還比較窄,目前仍以公共部門債券以及部分金融債券為主,企業債券、票據、商業銀行優質貸款等占的份額比較小;三是抵押品風險評價體係尚不完備,風險規避機製也有待於完善。因此,中國人民銀行有必要加快抵押品製度框架的構建與完善,從而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的傳導機製,提高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執行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增強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靈活性和有效性。

紀敏進一步認為,以《中國人民銀行再貸款與常備借貸便利抵押品管理指引(試行)》為基礎,構建關於中國人民銀行抵押品範圍、合格抵押品標準、適用範圍、評級機製、風險防範機製等係統性的法規,一方麵可為中國人民銀行的抵押品操作提供規範;另一方麵可以引導市場主體的預期和行為,為貨幣政策的傳導提供穩定可靠的渠道。

外需情況仍很糟糕

我們再來看看剛剛公布的三季度外貿情況,整體而言外需仍舊很糟糕,出口和進口增速都在下滑。

三季度出口(以美元計)同比下降5.9%,比二季度下降了2.2個百分點;進口同比下降14.3%,比二季度下降了0.6個百分點。

分國別來看,對美國的出口在惡化,對日本和歐盟出口持續負增長。三季度對美出口同比增長1.5%,比二季度下降了6.1個百分點;三季度對日本和歐盟的出口增速分別為-7.9%和-6.9%。

出口情況更加糟糕的仍是主要發展中國家,三季度對巴西出口同比下滑25.7%,對俄羅斯出口同比下滑35.6%。

雖然美聯儲仍然保留著加息的懸念,但綜合多個方麵的考慮,美聯儲年內加息的概率已經不大。這從側麵也說明,全球經濟麵臨較大下行風險。

首先,全球經濟的前景很令人擔憂,美聯儲會權衡其對美國經濟的負麵衝擊,美國很難獨善其身。

其次,美國的通脹水平仍遠遠低於2%的目標,在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低位的狀況下,美國通脹水平很難有所起色。

第三,近期美元走勢並不強勁,市場也預示著加息的可能性在降低。

近日,伯南克罕見的對美聯儲的政策做了點評,他認為,美聯儲在9月政策會議上做出暫不上調基準利率的決定是合理的。並認為,美聯儲需要用幾個月的時間來評估海外經濟和市場動向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