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戰國時代彌漫著的風氣。大家聽到精彩時,還一起舉杯大聲叫好呢!
不一會兒,侍女輕盈地上菜。隻見幾案上布滿了食物。小巧的鼎中散發出鹿肉的香氣。哥哥麵前的爵(飲酒器)中似乎是漿(淡酒)。自己的則是梅漿(類似於今天的酸梅湯)。主食是米餅。甚至還有少見的柂桃(獼猴桃)。
可能是四國來朝讓魏人精神振奮,話題總是圍繞在這上麵轉。
隻見一紫衣少年站起身來大聲道,“你們魏人似欺我韓國無人,不知我韓國素有‘勁韓’之稱,隻是我國君民向往安居樂業的生活罷了。”
周圍響起一片哄笑聲。在這個大梁人走路生風的日子,是沒有人會聽得進去反對的聲音。紫衣少年隻好默然坐下。
弄璋湊近身旁的兄長,低聲詢問,“哥,我看那位少年來曆不凡。一身紫衣就非常人所享。”少年身著的“裼”(罩衣)為帛製品,當時主要為貴族所用,故弄璋如是說。
弄璋剛說完,就發現遠處投射來一道銳利的探詢目光。
弄璋尋著那道目光望去。一時之間仿佛天地之間隻有她和那個人存在。他的臉很敏感,很吸引人。弄璋知道在這個時代,身旁的兄長已經算得上是一位英俊少年了,高大挺拔,散發無冠。可是這個陌生人卻吸引住她全部的目光。
直到猗頓連聲叫喚才喚回她的注意力。“啊?哥哥你說了什麼,我沒聽見?”
猗頓好笑地看著難得失神的妹妹,“這位壯士請我們過去與他的主人合坐。”弄璋這時才看見跪坐在他們桌前的男人,他甚至比哥哥還要高壯。
弄璋無異議地隨著兄長起身。不料這位壯士卻將他倆領向那個觸動她心的陌生人。
那個人對他倆笑著點頭。弄璋隻好聽任哥哥的擺布,坐下,吃飯。
那位武士輕聲對他們說,“我家主人不能說話,還請兩位海涵。”雖然極力掩飾,但武士冷然說著說著眼中還是難掩惋惜之情。
他的主人反而不以為意地笑笑,以手蘸酒在木桌上寫下兩個大字,“田釗”。
弄璋努力掩飾心中為這位陌生人而起的傷感。這大概就是所謂的天妒吧!上天既然創造出來一個完美,為什麼又要將他輕易毀滅呢?
哥哥好像不以為意的樣子。不知何時命人取來一副棋盤,與田釗手談起來。
弄璋試圖將自己的注意力移到棋局上。可是她做不到。她第一次發現專心做一件事情對她來說是這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