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偶然在圖書館裏翻到孫皓暉先生的《大秦帝國》,幾乎是三天不眠不休地看完。可以說好久沒有看到這樣令人愛不釋手的曆史小說了。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先前對“虎狼之秦”的狹隘看法。畢竟秦開創了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必有其過人之處。
讀完這本書的之後幾天,一直沉浸在戰國時代不能自拔。心中不覺有許多構想逐漸冒泡。所以將故事的背景選在戰國這個英雄際會的年代。
由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曆史上稱為戰國時期。經過春秋時期的兼並戰爭,到戰國就形成齊、魏、韓、秦、楚、燕七個大國爭雄的局麵,人們將這七個大國稱為“七雄”。“七雄”的方位是:楚在南,趙在北,燕在東北,秦在西,齊在東,韓、魏居中。戰國“七雄”之間進行著頻繁而激烈的戰爭,大體可分為四個階段:魏國獨霸階段,秦齊對峙階段,秦趙大戰階段,秦國統一階段。
下麵我再大致介紹一下戰國七雄在本故事發生時的君主:
1.韓國:國君韓昭候,以節儉出名。
2.燕國:國君燕文公,此君一向以老牌正統貴族自居,看不起其他國家。因為戰國時代,也隻有燕國是從西周武王時代一直流傳到現在沒有變色的根正苗紅的國家。
3.趙國:國君趙成候,行伍出生,行事粗魯,不講禮節。
4.齊國:國君齊威王,年紀不到三十,卻行事果斷,好學上進,將齊國治理的生機勃勃,並且在首都臨淄設立了稷下學宮。
5.楚國:國君楚宣王,身軀肥胖,有些弱智。
6.魏國:國君魏惠王。典型的二世祖,守著祖上留下的巨大家產,揮霍奢侈無度。
7.秦國:國君秦孝公。此君是一勤奮愛國的“老板”。堅忍不拔,用人不拘一格。用衛人商鞅變法算是開秦國用客卿之先例。
故事基本上發生在魏國獨霸階段。一般來說,我會按照曆史發展順序展開故事情節,但是關於男女主角的部分我就充分發揮想象力了。畢竟想象力是人類最美好的瑰寶。(笑!)
希望你喜歡這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