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改善充氣裝配車間作業流程,減少充裝產能不足風險
為避免因配送分銷商集中下單導致氣體充裝產能不足局麵的出現,同時降低裝卸人員的工作強度,需要改善遵義製氣廠充氣車間和裝配車間的作業流程,具體措施包括:(1)重組充氣流通加工環節。為了降低氣體充裝產能不足的風險,首先可通過調整班製“一天一休”為“兩天或三天一休”來提高設備利用率、擴大產能;其次將直供用戶與配送分銷商進行分級管理,對需求量大、信用比較好的用戶優先安排氣體充裝,做到優質客戶優質服務;另外,在分級管理的基礎上,讓直供用戶與配送分銷商分批次分時段下定單,避免特定時段定單過於集中現象的出現。(2)實現裝卸搬運流程的標準化。當前各配送分銷商車輛車廂的高度與遵義製氣廠裝配車間月台的高度往往不一致,使得配送車輛裝卸搬運效率受到了很大影響。因此,可通過製氣廠負責人與配送分銷商進行麵對麵溝通協商,對產品出庫的月台和分銷商配送車輛貨箱的高度等各項參數采用統一的標準化配置,以提高裝配人員在產品裝卸環節的工作效率和配送分銷商在企業內部集散的速度。(3)強化安檢車間和裝配車間的協調配合。由於安檢車間人員工作時間不固定有一定的隨意性,導致充氣後的產品進入裝配車間的滿品區也有一定的隨意性,以至出現配送分銷商取貨時出現定位困難、無貨可取的情況。因此,裝配車間需加強與安檢車間的溝通和協作,安檢車間不僅要保質保量提前做好安檢工作,還應將安檢後的產品及時轉移到裝配車間的滿品區。
(三)強化配送分銷商的選擇與管理,避免市場業務失控風險
為避免市場配送業務失去控製,遵義製氣廠應做好配送分銷商的選擇和管理工作。具體如下:(1)做好配送分銷商的選擇和甄別工作。因為分散市場的氣體需求所占遵義製氣廠業務量的比重相當大,而這部分業務由配送分銷商來完成,遵義製氣廠常年對配送分銷商的評價指標包括對行業的熟悉程度和經驗、市場覆蓋與地理區位優勢、經營實力、商譽及道德水準、銷售團隊能力、財務狀況及管理水平等方麵;除此之外,還應結合企業經營目標和對配送分銷商的要求,設計更具有操作性的評價指標體係,以確保選擇的配送分銷商願意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實現雙贏。(2)做好配送分銷商的日常管理和監督工作。為保證配送經銷商按照遵義製氣廠的服務要求和水平向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製氣廠應與各配送分銷商他們分別簽訂配送業務外包合同,在合同條款中將明確列明配送分銷商的服務範圍、定價機製、獎勵與處罰機製等硬性條款;同時,為防止配送分銷之間商盲目競爭,破壞行業經營秩序,遵義製氣廠應與所有配送分銷商共同簽署市場戰略合作協議,包括規定各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建立有效的價格統一調節機製,劃分各自配送市場範圍,違反協議後的嚴格獎懲機製等。
(四)強化全過程氣體安全管理,減少連帶責任風險
為消除或減少因氣體安全事故造成損失給製氣廠帶來連帶責任風險,需做好以下工作:(1)做好關鍵生產環節質量控製,減少產品缺陷出現的可能。首先,把好氣體、氣瓶和配件等的供貨關,對其性能、規格進行嚴格的進貨檢驗。其次,檢查充氣流程是否妥當,工藝技術是否有促使產品缺陷產生的潛在危險。再次,充滿氣體的氣瓶在出廠前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防止不合格的氣瓶流入社會。(2)減少氣瓶流通過程造成新的產品缺陷。即防止氣瓶脫離製氣廠控製後,因配送分銷商運輸、保管不當造成產品缺陷,比如因野蠻裝卸造成氣瓶安全閥損壞等。(3)減秒因使用操作不當給用戶造成的危害。加強用戶安全用氣知識的普及和宣傳,對配送分銷商及終端用戶就氣瓶正確使用、各種氣體的性質和可能產生的危害進行宣講,並幫助用戶製定好安全事故發生時的應急預案。
(五)加強氣體用戶資信管理,降低財務風險
製氣廠的貨款回籠快慢取決於終端用戶和配送分銷商的付款能力與付款願望。為降低財務風險,采取應對措施包括:(1)重視對新老用戶的資信調查。堅持對新用戶先進行資信調查後後供貨,對老客戶定期進行資信調查的原則,如果發現發現老客戶付款出現異常要及時調查,從而有效避免拖欠貨款事件的發生。(2)對信用等級不同的用戶采用不同的供貨方式。在掌握用戶企業資信狀況的基礎上,結合用戶企業所在行業,認真查找用戶企業拖欠貨款的直接原因與根本原因,並針對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對於有付款能力卻拖欠貨款的氣體用戶,執行貨到付款的供貨方式;因受所在行業不景氣影響暫無付款能力,但有付款願望的氣體用戶,給用戶一定信用期限;對於無付款能力且信錄記錄極差的用戶,製氣廠可以拒絕向其供氣。(3)貨款逾期時積極行使追索權。當拖欠貨款超過一定的期限時,企業一定要行使追索權。發現對方逾期不付款,如企業無法追回,應積極尋求包括仲裁、訴訟等法律途徑來解決。
參考文獻:
[1]王文娟.我國企業物流外包風險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1,3.
[2]黃榮光.第三方物流供應商的評價與選擇研究[D].同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1.
[3]金成鋼.瓶裝永久性氣體生產企業安全風險管理淺談[J].大眾商務,2010,6:117.
[4]鮑維強.國際貿易實務中貨款拖欠產生的原因及對策分析[J].現代財經,2003,23(6):6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