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小企業短期融資新渠道ABCP:能否回到正軌?(2 / 3)

對於ABCP市場而言,美國市場規模最大,歐洲的市場次之。歐盟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其票據市場也有較快發展,ABCP流通額已從1997年的258億美元增長到2007年的4074億美元。2004年,歐洲ABCP發行在外總量達到2768億美元,占歐洲商業票據市場的比例超過25%。總的來說,從2001年至2007年,無論從發行總量還是占整個票據市場的比例方麵,歐洲ABCP市場都有明顯上升。日本的ABCP市場在進入21世紀以後也有著長足的發展。日本ABCP項目的大部分是由信用評級機構提供100%的全額保證,因其ABCP安全穩妥的優勢,日本ABCP發行金額基本已經和商業票據發行總額相等。

歐盟作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其票據市場也有較大的發展規模。ABCP市場規模從1997年的258億美元快速增長到2007年的4074億美元,占歐洲商業票據市場的比例穩步提高。日本的ABCP市場在進入21世紀以後也有長足的發展,其ABCP項目的大部分是由信用評級機構提供100%的全額保證,因其ABCP具有安全、穩妥的優勢,在日本ABCP發行總量與商業票據發行總額基本相等。

三、ABCP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應用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及ABCP發展現狀

我國中小企業由於自身存在著規模小、管理不到位、抗風險能力差等種種缺陷,在融資中始終處於劣勢,融資成本也不斷攀升。近年來,由於美國次貸危機、歐債危機以及我國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中小企業麵臨的問題比以往更加嚴峻。一方麵,我國商業銀行推行集約化和授權的經營,貸款審批權逐級上收,實行嚴格的責任追究製,這種嚴格集中的信貸管理模式嚴重製約了中小企業獲得信貸資金的可能性。據中國銀監會統計,2012年12月,中資全國性大型商業銀行人民幣貸款額度超過34萬億元,其中隻有不到4萬億元貸款落實到中小企業,占全部貸款比重不足15%,中小企業麵臨著極大的融資困難;另一方麵,中小企業也難以從資本市場上直接融資,風險投資行業的發展緩慢,退出機製不健全,加之中小企業信用水平整體不高,直接導致風險投資對我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微弱。

2000年,中集集團通過國際貿易短期融資的方式首先嚐試ABCP,開創了國內企業利用ABCP進行短期融資的先例。中集集團用14天的時間,把原需138天才能回籠的資金全部回收。更重要的是,該應收賬款被中集集團從資產負債表中剝離出去,既用低成本獲得了資金,又降低了公司的資產負債比率,優化了資本結構。2005年12月,30.17億元建元證券和41.77億元的開元證券的問世,100億元的聯通CDMA租賃費收益計劃和華能瀾滄江水電收益資產支持計劃等9家企業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獲批,標誌著我國在企業資產信貸化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008年10月,我國銀行間市場啟動中小企業短期融資券試點,截至2009年10月末,已有8家中小企業累計發行2.65億元短期融資券。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我國的資產證券化也此停滯了四年之久。事實上,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我國絕大多數是優質資產的剝離,其安全性極佳,與美國的資產證券化有著本質的區別。2012年以來,我國資產證券化的步伐越走越快,信貸資產證券化的閘門也再度開啟。

(二)ABCP融資工具的優勢

從中小企業的角度來看,ABCP融資工具具有以下優勢:

1.票據可以循環發行。一般而言,ABCP不是操作一次而是可以循環發行,特殊機構可以通過新一輪的滾動融資方式償還已經到期的ABCP。

2.支持資產豐富多樣。ABCP的基礎資產種類非常豐富,應收賬款、設備租賃等都可作為支持資產。

3.發行審核製度寬鬆。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是ABCP的主要管理部門,發行實施備案製且優於發改委、證監會等部門產品的審批。特別是在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的寬鬆政策扶持下,企業使用ABCP的審批時間將大大節約。與此同時,在我國銀行間市場發行公募,投資需求旺盛且資金普遍充裕,相比其他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交易場所,ABCP交易流動性更強、更加活躍,也更有利於發行。

4.發行期限靈活。在美國,ABCP的基礎資產一般為企業應收賬款,其期限短且流動性強,發行的期限為90天到180天不等。在我國,ABCP的發行與國外成熟產品有一定區別,發行期限可以靈活多變,可根據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進行設定。有些ABCP的期限甚至可以達到五年或以上,這樣可使得企業更好的安排資金,這也是ABCP與其他資產證券化產品最本質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