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求之於勢(1 / 2)

孫子曰:善戰者,求之於勢。《孫子·兵勢篇》

這裏的“勢”指的是氣勢,高明的指揮官作戰,猶如在高山之巔轉動圓石,石圓則易移,山高則勢大。孫子還指出:

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

有利的計謀對策已被采納,還得設法創造有利於自己的態勢,以此作為外部條件來輔助戰爭的順利進行。

《孫子》的“造勢”觀點對於企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企業管理也需要“造勢”。企業的造勢就是要通過有效的生產經營活動,搞好各方麵的工作。包括做好生產管理工作,提高企業素質;還要利用報章雜誌、廣播影視等手段,製造外部聲勢,提高產品知名度,從而使產品和服務勢不可擋。

根據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造勢觀念的理解,造勢的內涵有兩個:一是目標,使企業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處於最佳態勢,使銷售和競爭處於最佳態勢;二是手段,通過一係列生產經營管理、一係列有效的組織活動,去造就上述產品、銷售和競爭的三個最佳態勢。就組織企業內部生產管理活動而言,“造勢”中有兩項工作必須十分注意:按生產的自然活動規律、經濟活動規律來經營企業,合理組織生產資源。

對於企業或公司,要選擇有戰略眼光、決策果斷和具有特殊分析判斷能力的企業,這一點極為重要。《孫子》:

故善戰者,求之於勢,不責於人,故能擇人而任勢。

作為企業要有傑出的組織指揮才能和識賢用才的智慧眼光。要選擇的這些人才(包括這些企業不但能夠“任勢”,而且還應能“造勢”),即便是在已經走下坡路而且被視為沒落中的企業或公司也能迅速止住其頹勢,創造出商戰中的奇跡來。

艾科卡原任福特汽車公司總裁,1978年被福特公司解聘,1979年,他被當時已陷入財務危機的克萊斯勒公司聘為總裁。上任後,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和整頓,並爭取到政府8億美元的貸款,使克萊斯勒公司很快起死回生。在市場推銷上,艾科卡推出性能卓越的K型車,他本人親自在電視上為這種前輪驅動的新型車大做廣告。通過堅強而有力的行銷,加上車子性能符合消費者的需求,於是K型車迅速占領了市場。到1983年,艾科卡就還清了公司8億美元的貸款,一時成為美國商界的風雲人物。克萊斯特公司的重新崛起是因為“擇人而任勢”,它選擇了艾科卡。當然艾科卡曾在福特公司當過總裁,這也是促成他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正如孫子所說:

昔殷之興也,伊摯在夏;周之興也,呂牙在殷。

“勢”和“節”運用的一個顯著例子就是現代廣告業的興起,“造名”運動方興未艾。

企業實力的強弱一樣取決於企業素質的高低。企業素質的高低決定於三個因素:管理因素、技術因素和隊伍因素,而隊伍因素中尤為重要的是老板。企業造勢,就是要提高企業素質。具體而言,就是要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要提高職工隊伍的水平,尤其是要提高企業老板的水平等。通過這幾方麵的努力,造就企業“善戰”之勢,以優質價廉適銷對路的產品、優良的服務態度、良好的商業信譽來贏得市場,最終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