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曰:故兵貴勝,不貴久。《孫子·作戰篇》
關於兵貴神速的觀點,縱覽《孫子》全書,曆曆可見。《作戰篇》:
兵貴勝,不貴久。
用兵打仗貴在速戰速決,不能曠日持久。《九地篇》: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
強調以快製慢,乘敵方來不及防範或準備不充分時,將其製服。“兵貴神速”,乃曆代兵企業奉行的進攻原則。
現代商戰,講究的是把握機遇。在機遇的把握過程中,最重要是要有爭分奪秒的時間觀念。經營企業、商業競爭貴在搶占商機和市場。機不可失,時不待我,領先一步,便可處處主動;反之,則會受製於人。
在現代經濟領域的競爭中,速戰原則具體表現在,對市場或消費者需求(潛在的和現實的)的敏銳反應,以及對競爭對手的快速反擊等方麵。作為市場“進攻者”,隻有迅速識別並抓住稍縱即逝的機遇,才可能真正做到“先為不可勝”,並通過設置牢固的行業障礙與競爭對峙,從而使潛在的競爭對手望而卻步。作為市場“防禦者”,對入侵者意圖能迅速識別並做出相應的反應是至關重要的,這樣才能防患於未然,或使其“二而衰,三而竭”,以穩固自身的地位。如若不然,貽誤戰機,損失則不可限量,難以彌補。20世紀60年代,當僅有2000萬資產的美國埃弗等公司大量投資生產一種新型不鏽鋼剃刀時,占據碳鋼剃刀市場90%以上份額的著名的吉列公司卻一邊坐等觀望,一邊反複論證這種新產品的成本及市場前景。6個月後,當夏普公司的新型不鏽鋼剃刀投入市場時,吉列公司則白白丟掉了不鏽鋼剃刀市場70%的份額。所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誰贏得了時間,誰就贏得了空間,贏得了主動,也就贏得了勝利。時間上的搶先往往意味著對市場一定時期的“壟斷”。這對於那些對新設計、新技術、新發明實行“專利”製度的國家和地區,其搶占先機的優越性更為明顯。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兵貴勝,不貴久”的指導原則還作用於企業活動的全過程。在經營決策階段,情報的獲得要準而快,從某種意義上說,又準又快的情報比黃金更珍貴。善於選擇和果斷出擊是成功的關鍵。在生產管理階段,資金有效投入要快,新產品投產要快,產品出產要快。生產周期短,生產成本低,競爭力也就強了。在產品銷售、市場競爭階段,產品生產出來後,投入市場要快,行銷迅速就能加快企業資金的周轉——加快企業“血液循環”。“貨不停留利自生”,從而促進企業肌體的新陳代謝,保證企業健康地發展。1982年6月襄樊市鍍鋅鐵絲廠,從《經濟參考》和《市場報》獲悉市場上6.5線材開始出現缺口,該廠老板立即做出決策,調整產品結構,多拉小絲,增大6.5線材的庫存量。到當年10月份,果然商業部門主動與該廠洽談購貨,該廠的400噸鐵絲全部被包銷。這種準確地捕捉產品信息,及時安排生產的快速經營作風,使這個小廠當年多盈利1.2萬元。又如,1982年,美國政府取消了電話電報公司的專利權,允許私人可以隨便購買,這樣,美國800萬個企業及其他公私機構就成了電話機的潛在買主,美國電話機市場突然興旺,香港廠商聞風而動,原來生產收音機、電子表的廠快速轉產電話機,結果香港電話機迅速占領了美國電話機市場,最後大獲全勝。
還有始於20世紀中葉的“計算機大戰”也是現代商戰中頗具典型的案例。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計算機大戰愈演愈烈,經濟實力也就成為商企業們進行商戰的重要基礎。美國的“矽穀”不斷發展,日本的“矽穀”也頗具規模,特別是美國的IBM公司、蘋果公司和微軟之間的競爭,更是電光石火,精彩紛呈,創造出舉世矚目的奇跡,它們都幾乎同時運用著一個謀略,那就是孫子提出的“兵貴勝,不貴久”。
“用兵之道,以計為首”,企業老板在製定經營戰略時,真正的困難不是確定需要哪些目標,而是決定如何設立這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