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最優貨幣政策規則
在不同權重之下,估計中國最優貨幣政策規則的參數,並與貝葉斯估計結果相比較。判斷我國現行貨幣政策規則是否最優,提供定量依據,換句話說最優也就是意味著福利損失最小。依然把采用“價格型”貨幣規則的情況作為對照組同時分析。分析工具采用Dynare軟件的OSR工具箱。為獲得穩健的估計結果,變換貨幣當局目標函數的權重[目標函數依舊采用函數(7)],將OSR估計的結果同利用貝葉斯方法估計的結果相比較,判斷理論與現實的差異。權重取值按照金成曉和馬麗娟(2011)的方法,其一,通貨膨脹缺口的福利損失等於或2倍於產出增長率缺口的福利損失;其二,通貨膨脹缺口福利損失2倍於或4倍於名義利率變動的福利損失。
貝葉斯估計的“數量型”貨幣政策規則參數值同OSR估計的結果差別巨大,名義貨幣增長率相對於產出缺口的係數λx同貝葉斯估計結果符號相反,且其名義貨幣增長率的平滑係數λu和名義貨幣增長率相對於通貨膨脹率的係數λπ在大小上也存在巨大差異。這說明在中國經濟中,偏向於“數量型”貨幣政策規則,並不能實現福利損失最小化。而采用“價格型”貨幣政策規則的情況,OSR估計值同貝葉斯估計值較接近。這說明假如在中國經濟中,偏向於“價格型”貨幣政策規則,可能有效降低福利損失。
結論和啟示
本文首先利用新凱恩斯主義的DSGE模型,對中國最優貨幣政策規則的選擇問題進行研究。證明了生產函數中包含實際貨幣餘額的合理性。同時,也說明采用“數量型”貨幣政策規則的模型更能表征實際的數據生成過程,即在中國經濟中,貨幣政策規則更可能偏向於“數量型”而非“價格型”。
其次,通過計算在采用不同貨幣政策規則情況下的福利損失,發現福利損失受到目標函數權重的影響。權重設定不同即說明貨幣政策當局對不同貨幣政策目標的偏好。並且,從社會福利最大化的角度,可以認為兩種貨幣政策規則並無優劣之分,隻是適用於不同的情況,受到貨幣當局對穩定名義利率的偏好程度和穩定通貨膨脹的偏好程度的影響。
最後,調整貨幣當局目標函數的權重取值,估計中國最優貨幣政策規則。結果發現,貝葉斯估計的“數量型”貨幣政策規則的參數值同OSR估計的結果相去甚遠,這意味著在中國經濟中,偏向於“數量型”貨幣政策規則的實際情況,並不能實現福利損失最小化。而采用“價格型”貨幣政策規則的情況,貝葉斯估計值同OSR估計值較接近。這說明假如在中國經濟中,偏向於“價格型”貨幣政策規則,可能有效降低福利損失。所以,在以穩定物價水平為貨幣政策主要目標的情況下,由“數量型”調控向“價格型”調控的改革方向正確無疑。
參考文獻:
1.McCallum B.T.,Robustness Properties of a Rule for Monetary Policy,Carnegie 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88,29(1)
2.Taylor,Discretion versus Rules in Practice,Carnegie-Rochester Conference Series on Public Policy,1993,39(1)
3.金成曉,馬麗娟.最優貨幣政策規則、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6)
4.Calvo,Guillermo,Staggered prices in a Utility-Maximizing Framework,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3,12
5.Galí,J.2008. Monetary policy,inflation and the business cycle: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Keynesian framew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rinceton,NJ
6.夏春.實際經濟時間序列的計算、季節調整及相關經濟含義.經濟研究,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