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財政分權對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影響分析(3 / 3)

為什麼分權度提高同樣的1個百分點,不同區域會有差別呢?根據本文的研究結果,可得出以下原因,第一,較發達地區省份的財政收入和支出的基數遠大於欠發達地區省份,使得財政分權度提高後增長的絕對值大於欠發達省份;二是較發達省份大多將用增加的財力用於促進經濟增長;三是較發達省份在提高財政分權度後,將主要的財政支出用於經濟建設、刺激居民消費,而非謀取私利。

結論和政策建議

本文選取我國30個省市自治區1998-2012年的麵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采用三種不同的衡量方法,係統研究了財政分權對我國居民消費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在全國層麵,財政分權對我國居民消費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當財政分權度提高1個百分點時,居民消費分別提高0.186、0.044、0.130個百分點。在分區域討論中,東中部地區財政分權度的正向效應顯著大於西部地區,西部省份的三個指標中隻有一個顯著,即財政分權度提高1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居民消費提高0.129個百分點,中部地區省份財政分權度提高1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分別提高0.234、0.064、0.221個百分點,東部省份中三個指標均正向顯著,即財政分權提高1個百分點,東部地區居民消費分別提高0.266、0.052、0.206個百分點。由此可得,財政分權度的提高對較發達地區的居民消費具有更強的正向影響。除此之外,可支配收入的增加、GDP的增長、基礎建設支出投入的增加和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均有利於我國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而通貨膨脹率對我國居民消費有負向影響。

鑒於以上研究結論,本文提出了如下政策建議。第一,進一步加大財政分權的力度並進行合理分權。研究結果表明財政分權對我國居民消費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由於地方政府更加了解當地的需求,因此進一步加大財政分權,使地方政府有更多的財權,對促進我國經濟和居民消費的進一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第二,完善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改善消費環境,從而提高居民消費水平。尤其是重點完善西部地區的財政支出結構,鼓勵政府把財力投入到可以刺激居民消費的基礎設施上,減少形象工程,從而拉動經濟增長;第三,在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財權的同時要與事權相匹配,改變單一的考核機製,建立合理的地方官員績效考核製度,並賦予當地居民監督政府財政的權利,促使地方政府將更多的財力用於經濟建設而非謀取私利。重點完善中西部地區的監督機製和財政支出的透明完善,推廣綠色GDP;最後,保持國民收入的穩定持續增長,加快收入分配的體製改革,保證勞動者報酬的合理份額。

參考文獻:

1.Oates W E. Searching for Leviathan: An Empirical Analysi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5,75(4)

2.喬寶雲,範劍勇,馮興元.中國的財政分權與小學義務教育[J].中國社會科學,2005(6)

3.俞雅乖.中國財政分權與環境質量的關係及其地區特性分析[J].經濟學家,2013(9)

4.樊勇.財政分權度的衡量方法研究—兼議中國財政分權水平[J].當代財經,2006(10)

5.Bailey.National Income and the Price Level[M].New York:McGraw-Hill,1971

6.黃賾琳.中國經濟周期特征與財政政策效應—一個基於三部門RBC模型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05(6)

7.申琳,馬丹.政府支出與居民消費:消費傾斜渠道與資源撤出渠道[J].世界經濟, 2007(1)

8.Karras G.Govern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 consumption: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J]. Journal of momey, Credit and Banking,1994

9.楊文芳,方齊雲.財政收入、財政支出與居民消費率[J].當代財經,2010(2)

10.鄧可斌,易行健.中國居民消費決定中的財政分權因素[J].經濟評論,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