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胸罩電商 創業熱潮(1 / 3)

胸罩電商 創業熱潮

財經

作者:EMMA ROSENBLUM

互聯網是否會改變女性購買胸罩的方式?

True&;Co

一次購物之行,讓米歇爾·林有了創辦胸罩電商網站True&Co.的想法。她原來在波士頓貝恩投資公司做主管,2011年與丈夫一起搬到舊金山。她說:“我本來沒把注意力放在胸罩上,起因是我困在舊金山一家女士內衣店的更衣室裏足足兩個小時,也沒有挑到合適的。在那間更衣室,我花很多時間,想了很多,也有了兩個想法:首先,試穿胸罩是你所經曆的最為糟糕的購物體驗;其次,買不到合適的胸罩不是我的身體有問題,有問題的是產品。”

有些讀者或許不熟悉怎麼買胸罩:傳統的胸罩試穿,就像介於你光著身子就跑去上學的噩夢。一進入內衣店,通常是一位年齡較大、十有八九愛糾纏不休的女子以很假的熱情迎上來,同時目光盯著你的胸部。她把你塞進試衣間,強令你脫下衣服,然後用她冰冷的手和皮尺推斷你的胸罩尺寸。有時候,這個尺寸與你戴在身上的那件尺寸不一樣,還讓你因為覺得自己的尺碼不夠標準而感到丟臉。最後,你錢包大出血,買下兩三件要價80美元的胸罩,垂頭喪氣地離去。林女士說,“我覺得,這種被人在身上量來量去,還給我定一個尺寸的購物體驗是值得我們懷疑的。”

在經曆了2011年夏天發生在試衣間的頓悟後。35歲的林女士開始想辦法設計互聯網時代的胸罩采購解決方案。她用自己的信用卡買了500件胸罩。她說,“我把它們都堆在我家客廳。”她邀請朋友來家裏舉辦試穿派對,用香檳和壽司賄賂她們,追問她們與胸罩有關的經曆。林女士為她的“小白鼠”準備了睡袍和T恤,還讓她們填一張筆頭問卷。她問她們胸罩是否戴著不舒服,胸罩肩帶是否會上下移動,胸罩是讓她們變得更自信還是更自卑。她不希望有任何人感到不適或者在其他人麵前脫衣服,不過——據她說,“在分享了與胸罩有關的恐怖經曆後(每個人都有),這些女人根本不在乎在彼此麵前脫光光。”

2012年4月,她把所有的胸罩都搬進一個辦公室,忙亂了兩周時間,完成了首輪融資。截至目前,她從Crosslink Capital、FundersClub在內的投資者那裏籌得600萬美元。林對各種胸罩和抱怨進行分析,結合她確認的6000種身體類型,打造了一份在線調查問卷,問的問題包括:你的胸罩一般能用多久?你覺得襯墊怎麼樣?你是用左乳還是用右乳哺乳?你胸罩的肩帶會不會太勒?你的衣服是幾碼?當年晚些時候,True&;Co.上線,網站上還有一個挑選胸罩的測驗;由於訂單如潮水般湧來,網站不得不短暫關閉。林表示,兩年來有100多萬名女性填寫了那份問卷,公司的胸罩發貨量超過50萬件。每一件胸罩的價格在45美元左右,這樣算起來公司營業額超過2200萬美元。

電商蜂擁

過去兩年中,至少有6個實力雄厚、資金充裕的女性內衣電商冒了出來,它們中的大多數都希望推翻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沿用的一個尺碼係統,當時美國一家現在已經不存在的女士內衣公司S.H.Camp&;Co.創了一套規格,製作出以字母A到D來區分產品的尺寸。到了1970年代,尺碼實現了標準化,以數字來代表束胸的尺寸,也就是女性胸廓上端的圍度,這個數字最小為30。絕大多數美國女性內衣品牌采用同一規格,所以一件來自維多利亞的秘密的34B胸罩,與來自倍兒樂的34B胸罩,大小應該是一模一樣的。但實際上,大小和杯型隨製造廠商不同而互異;在這家店你本來穿32C,但到了另一家店,你就得穿34B。2005年,奧普拉·溫弗瑞曾經做過一期節目,專門講尋找合適尺碼的胸罩,根據未經證實的研究,八成女性穿錯了尺碼。奧普拉隨後呼籲,“美國女同胞們,為了能穿適合的胸罩,你們要起來造反。”

2014年4月,勞倫·施瓦布和馬裏薩·沃斯珀共同創辦了一家女士內衣網店Negative Underwear,她們的產品沒有那麼多刺繡,沒有襯墊,沒有讓人皮膚癢癢的卷標。另外一對好友李雲安和陳佳蓓創辦了Ampere,她們的目標是成為女性內衣行業的Warby Parker(新晉在線眼鏡品牌)。她們的顧客會收到多個尺寸的胸罩試穿,最後留下最合適的。以色列風投資本家奧裏特·哈沙創辦了胸罩應用Brayola,她還計劃以眾包(群眾外包)的方式,獲取尺碼和身體類型近似的女性的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