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昆曲美醉了!”
域外飛鴻
作者:秦峰
2015年2月14日是又一個浪漫的情人節。中國北方昆曲劇院應美國羅格斯大學孔子學院的特別邀請,來到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尼格拉斯音樂中心作專場文化交流演出,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追捧。
演出之前,節目主持人用英文和中文向觀眾朋友們介紹了昆曲的起源、發展過程和表演形式,還專門介紹了昆曲的華麗服裝及服飾,並介紹了為昆曲伴奏的主要中國傳統樂器如笛子、三弦、二胡、琵琶、笙、鼓板、鈸等,以便於到場的中外觀眾更好地了解昆曲藝術。
昆曲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也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昆曲發源於14世紀蘇州太倉南碼頭,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被譽為“百戲之祖”。昆曲在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是中國的國粹。
中國北方昆曲劇院成立於1957年,是中國北方地區唯一的專業昆曲藝術表演團體。這次訪美由該院院長楊鳳一帶團,由年輕演員擔綱主演。他們帶來了《紅樓夢·黛玉葬花》《青塚記·出塞》《竇娥冤·辯冤》等折子戲片段。昆曲《紅樓夢》曾榮獲中國文化部文華大獎及導演獎、舞美獎等,根據此劇而拍成的戲劇電影《紅樓夢》還獲得了第二十九屆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戲劇片獎。
優秀青年演員朱冰貞飾演《紅樓夢·黛玉葬花》中的林黛玉,她把一個情竇初開的少女姣嗔羞澀的真情流露在讀《西廂記》裏,她的一顰一笑都非常優雅,含蓄又俏麗。在葬花時中,朱冰貞更是把林妹妹的多愁善感和落寞淒涼演繹得出神入化。從她的表演中,可以體會到昆曲的詞句華美、曲調委婉、風格典雅。
優秀青年演員王麗媛扮演《青塚記·出塞》中的王昭君,她用一竿馬鞭為道具,表現了王昭君策馬揚鞭的風采神姿,尤其是把這位美女離別祖國時依依不舍的悲情、被迫無奈而遣嫁他國的感受演繹得恰到好處。這是一出難度很高的段子,演員需要有深厚的功力來展現唱、念、做、打的本事。王麗媛出台的一句清亮的叫板、一個華麗的轉身,立馬贏得了滿堂彩!昆曲藝術的舞蹈美在這裏完美地體現了出來。
演出的壓軸戲是昆曲的傳統劇目《竇娥冤·辯冤》。《竇娥冤》是元代大戲曲家關漢卿的力作,關漢卿由此而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由北方昆曲劇院副院長海軍所飾演的竇娥的父親竇天章沉穩大氣。飾演竇娥的是魏春榮—北方昆曲劇院的當家花旦、台柱子,曾獲中國戲曲最高獎“梅花獎”以及“蘭花優秀表演獎”等榮譽。
在當天的演出中,魏春榮以一襲素白紗衣代表屈死竇娥的冤魂,借用托夢的手法向父親傾訴三年前所蒙受的不白之冤。她的演唱時而委婉動人,時而高亢激昂,引人入勝。那種載歌載舞、清逸脫俗的表演手法極具感染力,使人不能不為之動容。
這是一次視覺和聽覺藝術的高品質享受,也是一場十分成功的文化交流活動。對於冒著當天凜冽的寒風和漫天飛舞的雪花趕來看戲的觀眾來說,這太值了!他們都豎起大拇指說:“中國昆曲太美了,美醉了!”
(本文照片由作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