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型員工”(knowledge worker)這一概念最早是由世界著名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於1959年在其著作《明天的裏程碑》中提出的,他將知識型員工的內涵界定為“那些掌握和運用符號和概念,利用知識或信息工作的人”,⑤該定義於1994年得到修訂,重新定義為將運用正規教育所獲得的理論和知識開發新產品和服務的高層次員工。加拿大學者Frances Horibe(1999)認為那些創造價值時用腦多於用手的,通過自己的創意、分析、判斷、綜合、設計給產品帶來附加價值的員工可稱為知識型員工。⑥此外,Horvath(2001)將知識型員工定義為那些在工作過程中以發展和應用知識為內容的人。因此,工作可以包括:製定計劃、信息查詢、分析判斷、組織管理、程序設計、存儲和分配、市場營銷、決策製定以及其他需要將信息從一點轉化到另一點以最終形成“產品”的工作。而知識型員工的職業種類包括:經理、工程師、會計、律師、係統分析員和程序設計師等。⑦依據管理學著名的“二八定律”:企業中80%的業績由20%的員工創造,可以認為在企業價值的體現主要源於20%的員工,這就是企業的核心員工。核心員工掌握企業的核心技術與知識,在企業中核心員工不僅僅是在職位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並且其有著很強的人格魅力,在無形中影響著企業的其他員工。核心員工的行為是企業發展的主要導向,對企業有著很強的凝聚作用。核心員工是企業員工網絡的中心軸,在業務與人際等方麵維係著企業網絡。在信息市場下的企業中,核心員工對信息的接受能力必然是很強的,並且有著很好的信息敏感度。保持企業信息處理能力就是要保證企業員工的整體信息能力,所以說,將核心員工鍛煉為優秀的知識型員工是企業信息化的重要過程之一。
3.企業的知識型員工的激勵方式
3.1企業對知識型員工的激勵
3.1.1組織結構優化
在瞬息萬變的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組織權力結構具有呈現新的變化趨勢,組織形式逐漸擺脫傳統型的金字塔型結構,轉而向扁平型的組織結構過渡。扁平型組織結構要求企業組織結構層次盡量扁平化,在組織中留給知識型員工以最大限度的自由發揮餘地,從組織結構上鼓勵知識型員工創新知識的積極性。⑧相反,金字塔型組織結構是一種標準的等級製組織結構,其突出特點是權力集中化,其嚴格的等級製度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知識型員工在組織管理中的主動性發揮,這便要求企業組織內部成員間的關係形成一種平等和諧的夥伴式關係。
3.1.2較多的決策知情
參與管理,實際上就是通過給予員工一定的工作自主權從而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激勵的目的和領導的任務是使企業和員工之間實現從“契約關係”到“盟約關係”的轉變,把“老板的命令”變成“員工的共同決定”,把“組織目標”變成每個組織成員“自己的目標”,把“角色的要求”內化為“個人的自覺需求”。與一般性人才不同,知識型員工一般來說不習慣於受指揮、操縱和控製,他們往往追求自主性,所以,一些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照應到了這一特點,給予知識型員工以一定的權力,參與企業的發展決策和各級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討論。處於平等的地位商討組織中的重大問題,可使員工感到上級主管的信任,從而體現到自己的利益和組織發展密切相關並因此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同時,主管人員與部屬們商討組織問題,對雙方來說都提供了一個取得別人重視的機會,從而給人以一種成就感。根據日本公司和美國公司的統計,實施參與管理可以大大提高經濟效益,一般都可以提高50%以上,有的可以提高一倍至幾倍。⑨
3.1.3增強管理柔性,給予知識型員工更多的自主性。
3.1.3.1建立以“自我管理式團隊”(SMT)為代表的創新授權機製。
知識型員工創造性的積極發揮建立在組織成員間的平等和諧的關係基礎上。以SMT為代表的創新授權機製是通過組織成員自主挑選自己的戰略單位的成員、領導,確定其操作係統,並利用信息技術來製定最佳工作方法。這種組織結構的基本特征是:工作團隊作出大部分決策,團隊領導人是“負責人”而非“老板”;團隊將自主確定並承擔相應的責任;由團隊來確定並貫徹其工作計劃;信息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直接進行的。SMT改變了過去依靠管理、監控、指示、命令等刻板的管理形式,使組織內部的相互依賴性與轉移責任降到了最低程度,增強了知識型員工工作自主性,激發了知識型員工的工作熱情。
3.1.3.2實行彈性工作製。
大多數情況下,腦力工作過程難於監控,這種性質的工作不必要求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和工作時間,因此對從事腦力工作的知識型員工的管理更多的是注重對其結果的審核與反饋,而對其具體執行的過程隻需進行適當控製,彈性工作製是企業為保證知識型員工有充足的發展空間實施的一條有效路徑,它根據自身和知識型員工的實際情況製定,包括靈活工作地點、彈性年工作計劃、彈性工作時間等。這弱化了知識型員工感受到的來自管理上的“桎梏”,降低了因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的單調性而產生的煩燥感,因而可對其工作起到激勵作用。
3.1.3.3營造自主、創新的文化氛圍。
一個好的文化氛圍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組織成員在執行任務時的傾向與習慣。員工與企業是雙向作用主體,員工對企業負有提高企業績效的責任,企業對員工承擔著給予成員發展空間與機會,讓他們在企業中能夠最大體現自身價值及實現人生理想的責任。伴隨著市場競爭中產品差異化的逐漸降低的趨勢,為充分發揮知識型員工的潛在優勢,企業應當培育和保持一種自主與創新的氛圍,這對激勵知識型員工的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將起到積極的作用。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