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閥門杯”遼寧“五點一線”發展紀實文學征文
作者:王梅芳
王梅芳,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散文學會會員,遼寧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美術隨筆集《省識丹青》。《當代中國畫》雜誌社特約編輯;中國青少年美育協會理事。
杜國瑞的山水畫集伴隨我度過了沈陽上一個幹燥而寂寞的冬天,在我的書桌上,一直放著他用積累了半生的山水畫而成的集子。我一直沒有把這畫冊放到書櫃裏,是因為杜國瑞的中國山水畫具有極強的觀賞性,是非常值得品味的,越品越有味道,他的山水畫更是值得收藏的,他是當代最有升值潛力的山水畫家之一。
杜國瑞的這些山水畫,取材於東北山川的自然美景,畫幅巨大、氣魄宏闊,筆墨質樸,雅俗共賞,裹挾著濃重的世俗人生之氣撲麵而來!充分展示了畫家杜國瑞目前的繪畫狀態以及對世界、對人生的理解水平。杜國瑞的山水畫作品,曾經承載了上一代人的藝術理想,構成了那個時代對藝術價值最為深刻最有力度的表達。杜國瑞也因此成為我們遼南地區人民深受愛戴的大畫家。
杜國瑞的山水畫創作是有很深遠的家學淵源的,從小他就跟著父親畫畫。杜國瑞的父親杜希斌,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畫家、美術教育家,遼寧省營口市第二師範學校高級講師,從事美術教育工作和中國畫創作六十餘年,在工作中,他既教國畫也教油畫,什麼都會。他創作的作品以中國畫為主,風格以傳統寫意花鳥、山水畫為主,擅用沒骨畫法,畫風瀟灑,筆墨恣肆,在國內中國畫界頗有影響。在生活中,杜希斌先生十分注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在訓練兒子繪畫的同時,又教授他讀書,尤其是閱讀文學作品。文學藝術的熏陶,讓杜國瑞能更深切更細微地感知生活、體驗美感,為杜國瑞先生成年後的中國畫題辭題款打好了基礎。杜國瑞從小跟著父親畫國畫、也畫油畫,兩把扇子一齊扇,油畫的訓練造就了他非凡的造型能力,中國畫的訓練又讓他同時具備了意境的錘煉。最終,杜國瑞在跟著父親畫了十幾年的國畫和油畫後,因為更喜歡中國畫,便開始主攻畫山水、花鳥了。深得父親真傳的杜國瑞,早期的國畫作品傳統味道十分濃厚,氣韻高古,薪火相傳的才情氣質滿紙張揚。剛剛二十多歲的杜國瑞,這個在宣紙上所向披靡的青年才俊,已在蓋州城裏成了氣候,被蓋州市教育局破格錄取為蓋州教師進修學校的美術教師,負責培訓全蓋州的中小學美術教師。
時代還在往前走,國畫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杜國瑞和他的山水花鳥畫的創作應該怎麼發展?如何脫離父親的風格獨樹一幟?杜國瑞決定跳出來,學習新的東西,他把想法跟校長一說,校長立刻支持,於是,杜國瑞來到了營口市教育學院美術係,開始了為期三年的係統學習。在這裏,杜國瑞受到了嚴格而全麵的素描、速寫、國畫、油畫的技法訓練,這訓練使他在堅實的繪畫實踐基礎上,藝術修養有了顯著提高,練就了他日後在寫生過程中觀察物象,捕捉美感與用顏料表現色彩的紮實功底,為他日後成為山水畫大家,提供了現實的可能性。
從營口市教育學院美術係畢業後,杜國瑞回到了蓋州市教師進修學校,繼續當美術教師。他剛回來學校就開辦了一個中專班,第一期培養了25位中小學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杜國瑞十分注重寫生,他經常帶領老師們到大自然中去寫生。他自己更是利用節假日,南下冰峪溝、北上長白山,以大自然為師,畫了大量的速寫,為他的山水畫創作,積累了大量的素材,胸中裝滿了山情水韻,一下筆,那山水的風姿就流淌在他的畫紙上。即使在數碼相機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杜國瑞仍然選擇用寫生這種“笨”方式,來向大自然學習,一筆一筆地來描摹他心儀的山水。我認為這是杜國瑞先生繪畫創作力旺盛的重要因素,繪畫的原創力不僅僅包括繪畫的想象力,還必須包括畫家心靈體驗的能力。杜國瑞堅持長期寫生,是他增加繪畫素材積累的非常關鍵的舉措。接下來,他對這些寫生素材進行認真的體悟,使寫生的經驗轉化為心靈感受,使大自然的美景轉化為杜國瑞心靈世界的涓涓溪水,流淌在宣紙上,變成美輪美奐的山水畫作。因此,大量寫生,使杜國瑞獲得最充沛的繪畫原動力,更使杜國瑞的畫作有鮮活的特質。